清末民初的时候,日本好古堂的中村作次郎(也是古董商)巡游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了解古董买卖情况。在逛完北京琉璃厂后,中村作次郎曾说:“总的来说,中国的旧货店虽然东西很多,不过适合日本的东西却很少。因为中国是个革命多发的国家,旧东西,如明代以前的陶器、宋元左右的好东西,日本反倒有,而其本国中国却甚少。当今北京那边的东西,主要是清朝的东西,因为这种情形,即使我们从日本来,想买些日本人喜欢的东西,但这种东西根本没有,这实在令人叹息。”在当时煎茶道流行的日本古董商看来,这些清代的东西过于艳俗,是“适合欧洲的东西”。
壶中居的创业者广田松繁的自传《我的路》,以及茧山龙泉堂第二代老板茧山顺吉的《感谢》中,都不约而同地记录过,清朝官窑在日本一开始就被人厌恶。宋瓷对日本的收藏家而言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涌现了一批因兴办实业而成功的企业家,由于他们对中国文物的喜爱,收藏了大批中国文物,其后他们或将其毕生收藏捐给国家博物馆,或自设博物馆。日本最著名的陶瓷收藏家安宅英一将其收藏的代表中国陶瓷美术精髓的作品,磁州窑绿釉黑花牡丹纹瓶、耀州窑青瓷刻花缠枝牡丹纹瓶、定窑白瓷莲纹洗、建窑黑釉油斑茶碗和吉州窑黑釉木汁纹碗等,捐赠给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这些都被列为日本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住友吉左卫门创立“泉屋博古馆”,其名根据住友家族在江户时代的商号名称“泉屋”和宋代徽宗下令编纂的青铜图录《博古图录》而起。
龙泉堂的创始人茧山松太郎就是凭着一件宋代青瓷鬲式炉,奠定了日后成为日本经营中国龙泉青瓷古董大商家的地位。他也因此在日本开起了他的古董店,为了纪念在中国因淘到至龙泉青瓷而发迹的历史,他将自己的古董店以“龙泉”命名。
这位委托保利进行拍卖的日本老收藏家,他的收藏可以说在当时日本的收藏中是一个很少见的现象。然而时过境迁,日本老收藏家捂了一辈子、不被本国同行看好的清代瓷器,终于因为有了一批新收藏家的涌现而扬眉吐气。这场拍卖46件拍品全部成交,内地买家占到七成,其余三成为港台地区的藏家。整场拍卖价格最高的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据说是被香港的郭炳湘所买,蜻蜓碗(一对)则被山西的一位经营煤矿的企业家所得。
相关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新闻
作者:
李晶晶
编辑:
阳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