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筑梦华山 一座山的凤凰涅槃

2013年12月19日 15:46
来源:新华网

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图览

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图览

一切古老的东西,背都藏着荣耀、藏着艰辛,藏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个国家如此,一座城池如此,一座山亦如此。

纵观历史行进的踪迹,从来都没有平行线,那些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蜿蜒曲折的线条,绘就出了今天世界的模样、中国的模样,以及华山的模样。

当然,作为一座从太古代至今的五千仞岳,短短数载的风风雨雨对于华山其形似乎并不能有多大改变,可是只有华山人才知道,它刚毅之躯下,扛了多少历史的磨难与酸楚。

经年浩劫

华山从古至今都是一座被帝王将相所青睐的名山,据《韩非子》中记载,第一位登山华山的帝王就是那位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旅行家”的秦昭王,喜好登山的秦昭王在华山还无路可行时便令工匠造钩梯从“黄甫峪”攀援进山,一路苦行,成功登顶,并豪气冲云天地在主峰上刻下“昭王尝与天神博于此矣。”

东汉末年,三国乱世,来华山隐居避乱、学道修仙的人越来越多,经过这些人手脚开垦、凿石开路,慢慢地华山开始有了断断续续的路。经历了隋唐、宋代、金元、清代,华山的路渐渐修成气候,道观庙宇也逐渐增多,“阑干壮伟,阶级分明,人始无心惊目眩之患”了。

然而进入民国之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华山的建设也止步不前。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视察华山,看到华山庙宇破破烂烂的样子,立刻指示地方政府拨款修复。

随后几年,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部门的指示下,华山重修了玉泉院、西岳庙、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阎王碥等景点,华山的气象又恢复过来。

然而,当西岳庙的灏灵殿刚刚整修完毕,十年浩劫开始了!在这场席卷天地的“破四旧”运动中,华山上下的风景资源、庙宇道观、文物古迹等基础设施被严重损毁,华山历经千载的建设几乎毁于一旦,一座千古名山变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最难的事情往往不是白手起家,而是东山再起。

当地财政并不富裕,加之世事动荡,华山经此浩劫,十年不振,又该何去何从?

在古时,除了那些四海为家的文人侠客,“旅游”这个词似乎与普通人没有多大关系,谁也没有想过若干年后旅游会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开始有心思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兴起了第一股旅游热潮。华山这座千古名山毫无疑问得到越来越多游客青睐。1982年,华山荣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华山顶着如此耀眼的光环,游客数量也很快从1979年的5万余人次增长到1983年的20万人次。然而,繁荣的背后暗藏危机,狭窄陡险的道路与迅猛增长的客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尽管当时华山管委会、华阴市等管辖单位一直请求彻底整修华山路,但终没有下文。

1983年5月1日,华山发生了震惊国内的踩踏事件,陡峭险峻的“自古华山一条路”上瞬间承载了1.8万名游客,千尺幢拥挤严重,许多游客昏迷跌伤。危机时刻,在场的第四军医大学上百名师生挺身而出,抢救伤员,才控制住了危机的局面。这次“华山抢险”终于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人对华山道路的重视,1984年5月,华山成立了“华山金山路建设工程指挥部”,负责华山隘路拓宽工程。这次拓修,彻底改观了华山的进山道路,华山修筑了自古未有的宽阔石面道路,架起了35米宽的五龙桥,千尺幢、百尺峡、上天梯等危险路段都安装了护栏铁索,还开通了复道,游人也可以有惊无险地走在这条路上。

平静祥和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三年,1988年7月,华山再次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在这场山洪暴雨中,近20人丧生,100多颗古树被毁,30余处登山道路被毁,华山再次陷入瘫痪。

山岳类景区是十分脆弱的,不仅要防人祸,更要防天灾。就这样,华山庙宇古迹、道路设施修了毁、毁了修,一次又一次,华山人始终坚持不懈,兢兢业业地保护着这座孤峻坎坷的大山。

华山管委会主任霍文军在5A景区创建期间检查工作

华山管委会主任霍文军在5A景区创建期间检查工作

凤凰涅槃

“自古华山一条路”虽名闻天下,但“一条道走到黑”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晚上上山,白天下山”,“上山艰辛,下山艰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华山的发展。这种背景下,标志华山旅游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华山索道诞生了。

1996年,陕西首个中外合资项目落户华山,这就是华山三特索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峰索道”。尽管现在看来索道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然而在当时,乘索道上山绝对是一件新鲜事。当这条全长1525米,落差755米的悬空索道满载首批游客,仅用6分钟就登上以前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登上的北峰峰顶时,人们感到无比震撼。三特索道的到来,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为登山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使华山客流量猛增,一举踏入全国领先的行列。

索道出梦幻

索道出梦幻

在“用资源换技术”、“用资源换资金”的同时,华山人也更加重视这处珍贵的资源。为了迎接大旅游时代的到来,华山修复、扩建了许多精品人文景观。同时细化华山管理机构,使许多事情落实到人。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华山被国家文明委、建设部、旅游局命名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这是对华山在资源保护、文明管理方面的高度认可。

树大招风,山为名累。此后十年,华山的管理权、控制权几经易手,起起伏伏、艰难坎坷一言难尽。2007年,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出炉,当年与华山一起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峨眉山、黄山、庐山等景区都纷纷进入“国家5A级景区”行列,华山却名落孙山。这次落榜,对华山的打击是巨大的。一直以来,华山都走在国内众多景区的前列,何曾落于人后?

华山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落榜,使全省旅游业都陷入沉思。

2007年8月,陕西省政府决定将一度划归陕旅集团的华山景区下放渭南市,同时将隶属陕西省文物局管理的西岳庙也划归渭南市管理。这次将陕西旅游东线市场两个具有全国影响的景区、景点的下放,对于渭南市委、市政府和华山景区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而对于省委、省政府来说,则是基于陕西全省旅游布局和华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时任渭南市市长的徐新荣动情地对大家说:“省上把华山交给了我们,把华山管不好、建设不好,我们对不起省上领导!”

怀着知耻而奋进的心情,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渭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对华山景区的全面改革。

再创5A

如何将“旅游飞地”变成“旅游目的地”,将“一日游”变成“休闲游”?只有更好地留住游客,才能为景区带来更多的收入。旅游景区就要依靠“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挣钱,怎样才能将这六要素落到实处呢?华山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实施“山、城、庙”一体化战略,将整个山上山下、景观人文统一起来,纳入大华山发展体系。

规模如此宏大的一体化战略,对整个华山景区的要求更高了,想要脱胎换骨,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当华山人奋力改变之时,2009年,时任副省长的景俊海突然对华山提出更高要求:着手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创5A?2007年,那场惨烈的落败华山人至今痛结在心,尽管这一念头在华山人心中从未磨灭,但当时,谁也没有信心再提此事。可如今,省上的鼓励与支持,让华山人心头一颤,隐隐感到,这座千古名山将要在他们这批人手中开始巨变了。

华山游客中心

华山游客中心

2010年3月,渭南市政府副秘书长霍文军被任命为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兼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霍文军的到任,彰显了政府扶持华山、打造华山的决心。这位沉稳睿智、不苟言笑的新掌门人一上任,就对华山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地考察和广泛走访,结果却不容乐观。那些老旧的设施、松散的管理,山脚下凌乱的城镇、山腰中经年的垃圾、山顶上简陋的配套……林林总总的陈年痼疾令这位关中汉子感到震惊,压力骤增!

华山的问题,不光霍文军看在眼里,还有一位对华山有着深刻了解的老朋友也看在眼里,他就是陕西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郭明历。作为省旅游主管部门领导,郭明历已经无数次来过华山。这次为了创5A,郭明历又来了。

那次郭明历上华山,一路上几乎没有说一句表扬的话,全是对景区卫生状况、标识标牌、缺水如厕等方面的指责和批评。尽管陪同的管委会人员早已习惯了郭处长的批评,但那天郭明历每句言有所指的尖锐言语,还是让大家感到难堪。为了打破僵局,管委会同志表示他们将立即整改,争取早日创5A。

不听则已,听了这句话,郭明历冷峻地甩了一句话:“就你们这种现状还想创5A?”

这句话,不仅刺痛了华山人的自尊,也激发了华山人不服输的精神。

国家5A级景区并不是无限量的,按照规定,全国5A级景区的名额只有100家,在华山之前,全国已经有了76家5A级景区,如果这次再创不成功,华山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进军5A,华山已经到了必须背水一战的地步。”华山旅游集团公司党总书记谢建龙介绍当年华山冲5A严峻现实时说。

2010年5月25日,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全体员工聚集在华山脚下,举行华山景区向5A景区进发的誓师动员会。在回顾华山骄人历史、严峻现实之后,霍文军与几百名华山人含泪呐喊:“华山再也不能错失良机了!”

接下来,华山景区党工委副书记马建平带领一拨人马带上摄像机、照相机,对整个景区卫生、设施、服务等逐项逐点进行检查走访,并将检查现场实景录像播放给管委会管理层观看。面对画面中那些缺胳膊断腿的凳子、破烂不堪的指示牌和宾馆黝黑发亮被褥、污秽不堪的景区厕所,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了。这些躲无可躲、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他们羞愧不堪——这座历史名山、文化圣山,竟被自己管理成了如此模样!

震撼、羞愧和由此激发出的使命感,让华山管理者和每一位员工内心暗暗发誓:不夺5A,誓不罢休!

然而痼疾太深了,尽管华山人付出了极大努力,还是无法面面俱到。其间,国家旅游局5A创建验收小组突然来到华山暗访。严格敬业的暗访小组走遍华山许多不被注意的角角落落,看到了许多脏、乱、差的卫生顽疾。

临走时,创5A验收小组的同志撂了一句与当年省旅游局郭处长一样的话:“你们距离创5A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啊!”

这句话犹如当头一棒,再次重重地打在了华山人的心上,这么多人,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这一次,还能再失败吗?

这一次,霍文军亲自去北京,立下军令状,最后100天,华山绝地重生!

背水一战

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里,华山经历了一场“人事大地震”,这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事狂澜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组织的凝聚力。霍文军任总指挥、华阴市市长卢发兴任山下华麓景区创建指挥,分别提领山上山下。同时下设7个分指挥部,就有关创建标准八大项216个问题逐一分解安排,倾全景区之力作最后的冲刺。景区干部职工取消节假日,按照“5+2、白+黑”的工作方式,做到“用五心(恒心、真心、精心、爱心、公心)创5A”。那段时间很多人连山都没有出过,白天工作,晚上开会;白天检查,晚上整改,吃干馍煮白面。就这样,霍文军和他带领的华山人以前所未有的毅力、激情、勇气、实干苦干精神,开始了最后的冲刺!

千秋大业,始于微末。

在华山创5A的各种困难中,最难的不是别的,而是华山上几百吨垃圾。

由于华山是全国独有的24小时全天候开放景区,山高路险,景区的卫生保洁工作一直是华山最难的工作。这些陈年垃圾大多聚集在百米悬崖的山隙里,很难清理。只能通过危险而又难度系数极高的“下大沟、放大绳”的办法,一点一点捡拾这些垃圾。就这样,华山用了3个月的时间,硬是清理掉了山上400多吨垃圾,使整个华山的面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清洁程度。2010年7月初,总在挑刺的郭明历在检查完华山景区的创建工作后,由衷地说,华山景区发生了近二十年来最为明显的变化!

山上休闲设施

山上休闲设施

“近二十年来最为明显的变化”,这句话没有言过其实。

2010年,华山规划总投资170亿元,在华麓景区及华阴市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营造“大绿、大水、大空间”的景观格局,实现“山、城、庙”的共同发展。占地618亩,集售票、停车、商务及旅游纪念品销售于一体的华山生态广场主体工程完工;计划投资2.3亿元的华山西峰索道建设项目和投资5600万元的数字华山工程相继启动;“一票制”顺利实施;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最难的是,影响华山多年的华麓景区5村、873户、3496人搬迁安置工作成功完成,华山山门区域景观视野豁然开朗,使游客对华山的第一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观。

山上避雨设施

山上避雨设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年底,华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验收。2011年1月14日,华山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牌。随后还被评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华山旅游集团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凝聚着华山景区1000多名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这个金字招牌的取得,对有着悠久历史的华山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华山旅游业的发展从此走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与高度。

如今,瓮峪游客中心、仙峪生态广场、数字华山、华山峪滑道、华山仙峪旅游道路、华山景区安置商业街、巨灵索道及瓮峪旅游公路、镇岳宫改造、金天宫大殿恢复工程、华山论坛至东山门旅游专线公路工程、华山博物馆等项目都在逐一进展完成。“山外有山、西岳华山”的口号已唱响全国。随着2013年4月历经十年的亚洲第一索道“华山西峰索道”的建成开通,华山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景区。

山上咖啡厅

山上咖啡厅

按华山掌门人霍文军的设想,“争取到‘十二五’末,使来大华山旅游圈的游客达到1000万人次,登山人数达到500万人次,社会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使华山成为国际一流精品景区和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标签:景区 游客 旅游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