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政治”与“政治的政治”
2010年08月16日 11:19 今日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割鼻女”照片

在2010年8月第一周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割鼻女”照片,引起全世界的强烈关注。照片中的“割鼻女”名叫艾莎(Bibi Aisha),是一位年方18岁的阿富汗少妇。艾莎在12岁时就和妹妹一起,因家族血债,按部落解决纠纷的风俗,被送给丈夫家。进入青春期后,便被安排与丈夫结婚。2009年,艾莎不堪忍受夫家长期凌虐下的猪狗不如的生活而离家出走,但不幸被警方逮捕,被判刑5个月。服刑期满后,她丈夫又向塔利班指控她的出逃行为“让家族蒙羞”,塔利班(指挥官)竟“判”她酷刑,艾莎遂被小叔压在地上,由丈夫亲手行刑,割掉她的鼻子与双耳,并将她弃置山中。后被美国援助人员救起。艾莎为了捍卫当地妇女权利而同意拍照,于是便有了《时代》封面的“割鼻女”照片。

我以为《时代》周刊发表这张拷问人类良知的“割鼻女”照片的行为有两个意图:

一个意图是想通过“割鼻女”照片引发人们关注阿富汗妇女的命运,关注阿富汗的战争和苦难现实;反思阿富汗的人性道德危机及其文化根源,反思世界各国(尤其是与阿富汗战争直接相关的美国等国家)针对阿富汗的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等等。就像《时代》周刊执行总编理查德·斯滕格尔所说:“这张照片是一扇窗户,它反映了当下现实、以及在这场影响和涉及每个人的战争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引起了大量的讨论,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对于是否使用艾莎的照片作为封面,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最终用编者按的形式解释了使用这张照片的理由,并向可能会产生反感的读者作了道歉。但是主要的讨论并没有集中在照片本身的视觉效果上,而是关于阿富汗的未来以及阿富汗妇女的命运。”它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在1985年第一次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上,刊登的另一幅象征阿富汗战乱的有着惊恐眼神的阿富汗难民女孩照片。这一意图是想通过对政治现实的文化反思间接影响国际政治,尤其是影响与阿富汗战争直接相关的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其重点在文化反思。这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政治”。

还有一个意图就是想通过“割鼻女”照片所直接反映的阿富汗塔利班的残忍,让人们看清阿富汗正面临的人道灾难,为西方各国(尤其是美国)清剿塔利班进一步提供“正义”的依据,从而呼吁民众支持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继续驻军阿富汗,这从照片旁边所配的文字——“如果我们离开阿富汗,将会发生什么?”也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一意图也呼应了众多民众的忧患:“人们需要看到艾莎的遭遇,了解放弃阿富汗将会付出什么代价。”为艾莎提供庇护所的阿富汗裔美国慈善工作者马尼扎·纳德里的话代表了众多民众的心声。这一意图显然是基于文化反思的直接政治诉求,其重点在政治诉求。可以说它是一种“政治的政治”。

所以,《时代》周刊发表“割鼻女”照片的行为,既是一种“文化的政治”,也是一种“政治的政治”。然而,这两种政治都基于文化反思,实际上它们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无法相互分离独立。“文化的政治”因为有明确的政治现实的文化反思倾向性,不可能没有明确的现实政治立场,所以总隐含着“政治的政治”;反之,“政治的政治”因为其明确的现实政治立场来源于现实政治的文化反思,不可能没有明确的文化批判倾向性,所以也总是隐含着“文化的政治”。它们可以说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是一个事物的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而我们需要的只是“有意义”的“文化的政治”和“政治的政治”,这里的意义指向的是“生命的意义”。

当我建立了那种针对特定的问题诉求特定的生命意义的“问题主义”当代艺术观念后,《时代》周刊发表“割鼻女”照片的行为就是一种当代艺术——“问题主义艺术”的经典(当然“割鼻女”照片本身就是“问题主义”的摄影艺术)。所以,关注政治问题的当代艺术既是“文化的政治”,也是“政治的政治”,或者说它既是“政治性的艺术”,也是“艺术性的政治”,而且它总是隐含着生命“意义”的诉求。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2003年5月《时代》周刊发表“SARS国家”图片行为同样是这种“有意义”的“文化的政治”和“政治的政治”,或者说是“政治性的艺术”和“艺术性的政治”。这需要从现实政治的文化反思进行解读,以看到“SARS国家”图片的人文意义,而不能固执于一种狭隘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偏执狂解读。另外,我从“问题主义艺术”角度评论的许多社会学行为,比如:“穿法袍上访”、“水下内阁会议”、“开胸验肺”和“烛照杨//佳”行为等等,也都是如此。

尽管这种“有意义”的“政治的政治”或者“艺术的政治”被许多人指责为“情感敲诈”——“用塔利班的残忍来换取自己的支持率,换取民众对继续驻军阿的支持”;“今天的艾莎只是被利用了,成为宣传美国政治意图的‘海报人物’”等等。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面对邪恶而无法避免直接的政治诉求的时候,难道还有比这种“有意义”的“政治的政治”或者“艺术的政治”更好的“政治”选择吗?难道要像我们的媒体一样,面对敏感的政治问题,老是选择一种“沉默的政治”或“纵恶的政治”吗?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于深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吴味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