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动漫双年展:燃烧的迷津
2009年12月24日 10:04 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世纪审美方向

这种审美体验颇为有趣,有时它会打动你未泯的童心,而有时,动漫美学似乎又太过手段化——用孩童般的图示来演说成人世界的话题。

《AN-AN》是瑞士艺术家孔兹桑德拉的作品,艺术家一半时间在中国、一半时间在欧洲游荡。这位女性主义艺术家关注的是女权主义的话题,可呈现的作品却有着孩子般的顽皮。

她将九个不同蹲姿的白色女性树脂小偶人,摆放在展厅角落里。这些小偶人乍看像孩子们手中的玩具,细品却又有太多内涵:偶人们表情不一,但都紧闭着双眼,她们梳着中国传统的双髻,却有着欧洲人的强壮身材和骄傲的胸部。

“中国社会的变化速度太惊人了,中国女人们都在等待,也许等待着被选择而毫无反抗的余地。”她解释说。

类似的,展览每一幅作品或大或小都有一个主题,或者是社会现象学的讨论,或者是有关人类生存的启示。在成人世界里,这些“玩具”有时显得太过沉重。

事实上,这种手段并不新鲜。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人,就从当时被视为最底层的大众化视觉形式中,挪用了诸如漫画、卡通的形象,以这种“简单天真”的图示说明“哲理式的内容”。

“新世代动漫美学艺术家的作品,不像上一世纪的波普艺术家,只是挪用了动漫艺术的视觉符号。21世纪动漫美学艺术家,本身已经完全融入了动漫艺术的造型美学,这些五花八门的‘动漫化’风格,其实就是艺术家本身创作的原型。换言之,动漫美学,是21世纪全领域艺术创作所根据的最重要的原创源泉。”总策展人陆蓉之解释说。

“动漫美学(Animamix)”,这是艺术策展人陆蓉之从2004年就开始向全世界系统推销的一个词汇。2006年,作为国际策展人的陆蓉之,把它挪用到国内,并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动漫双年展”。

而与首届相比,本届动漫美学阵营更加强大。它不仅在上海展示,台北当代艺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也同期举办了“动漫双年展”系列展,几百位各国艺术家此番风云际会。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阳杰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