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观道”是一种禅境,亦呈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灵与艺术观,表达着中国古典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文化关照;以“澄怀”诠释佟耀文的作品,意在更加深入的切入其作品的精神实质,释放出隐涵在静镒画面里的悠幽情怀。
佟耀文的油画作品,以一种近似于对于寻常生活影像记录的方式,再现了艺术家身边的一些细枝末节:空阔的田间一隅,萧疏的城镇小景,山坡蔓草,水洼树影……这些脱离了明丽色彩的灰色画面中,散发着归于沉寂的厚重气息。他的画,将眼中的真实、心中的真实,转化为了画中的真实,这种“真实”融合了他多年来在“盲山”潜心创作、无谓生活的生存经验,成为了他近似“苦行”般淡定心境的写照,这在今天如此浮躁的当代艺术视野中是不多见的。
作为70后的艺术家,佟耀文的绘画不再像上一代那样沉浸于社会、政治状况的表现,而转化为从自我表达中延伸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从他的架上作品,可以看到其对于东西方绘画的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独特体悟。他寻求中西融合的形式表现,在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吸收中国画的的元素,如色彩、肌理等等;更重要的是,他试图在作品中寻求表现中国传统的文人心态,并将这种内化的精神注入所驾驭的当代形式中,以一种当代视角切入对东西方绘画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在我看来,他的绘画不是传统意义的架上风景油画,贴切的话,似乎更应归为当下“山水”范畴。风景题材在中国画中称之为山水画,并从形与质上区别于西方的风景画,这源于中西方的绘画体系中审美心理的差异。山水画是一种自然的人格化,是中国文人借山水遣兴的一种方式,是从哲学观中衍生出的一种艺术的表述。中国古人的山水情怀,融入了中国自然观、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诸如孔子对于山水的论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古之文人,仰慕山之高逸、水之浩阔的自然性情,欣赏林木森森、人迹罕至的含蓄空灵,并能够寄情山水间,感悟天地玄妙变幻之无穷,而从中获得无限的心灵慰藉。同样,佟耀文并不满足于表现生活的真实,而是将客观的真实转化为主观的真实,融入中国化的自我“造境”中,并以一种新的图像风格将其诠释呈现。然而在画中,佟耀文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也就是所观之“道”,与古人的天地之道亦有所不同。他的画渗透着对自然的深沉情感,以及对传统文明的怀想,这是都市人在经历钢筋水泥的城市喧嚣与纷繁浮躁的文化迷失后,对自然与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思,对回归自然、放牧心灵的向往,同时也透露着对现实的一种伤感。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美丽忧伤,也因为如此忧伤而有别样的魅力。
佟耀文以“隔岸静观”的态度,含蓄的表达着对现实的超越与创造;他将自我情怀与文化感悟深沉的释放在画面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美学标记,构筑着心中的净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杨维民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