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何以为"家"?难觅"艺术天堂"
2009年12月18日 13:17 信息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艺术更需要大众空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画家对记者表示,在六七年前,广州曾经规划过在沥窖附近打造一个艺术创作园地,“它是以进入成本较低的小商铺方式吸引广大艺术家到此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易,以及创作的交流”,但遗憾的是,这一园地至今也没有建设起来。

而在2007年左右提出的要把太古仓打造成为创意产业园,并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创作、展示、交流的平台,该人士更表示,即使这一项目做起来了,按其规划,也有可能只成为少数顶级、而且有经济实力的艺术家的“天堂”,而不能代表大众的、民间的艺术空间。对大多数艺术家而言,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有限,在创作的开始阶段很难进入顶端的艺术展示中心。

何天泉表示,一个真正对艺术家有吸引力的空间,必须是“艺术创作——展示平台——厂家和收藏家——媒体关注”整一个链条畅通的平台。因此,不少艺术家表示,在官方层面上,有关机构应该加强艺术创作空间的硬件建设,并积极引入一些国际性的交流机会,下放到民间互动;而在民间层面,则希望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获得更多企业、更多市民的支持,多为艺术家创造创作、展示、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艺术的推广、普及,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感受艺术的熏陶。

艺术家渴望民间艺术空间

何天泉表示,在民间努力方面,北方的艺术文化氛围确实比广州要好。“比如说,一些艺术家在北方想搞一个大型的艺术活动,跟企业谈合作,很多企业家都非常支持,而且很快见到成效。而在广州,这种民间的机会就相对比较少。”

对于美林湖最近提出的打造“艺术家邨落”的目标,何天泉表示出一定的怀疑态度。但他介绍说,“去年在上海的一个郊区别墅项目,也曾经打出聚集艺术家的口号,目前来说是做得比较成功的。”他说,该楼盘当时对引入的艺术家采取的方法是,只需要每年交付两幅一定规模的作品,就可以免费租用里面的房产作为工作室或生活居所。由于成本较低,成功吸引了大批艺术家聚集于此。“艺术家的资源就是作品,如果美林湖采取的也是这样的方式,即使这个项目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但只要能够坚持下去,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创作、交流平台,相信很多人还是愿意过去的。”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东元 编辑:阳杰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
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