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家上了60年的基础课
2010年02月25日 11:43 搜狐艺术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年,刘小东所在的第三画室只有5个学生,詹建俊、朱乃正是老师。刘小东说素描要画得很到位,立体感、质感、结构都要对。詹建俊、朱乃正让他素描老头,要求无限深入。“每一根汗毛都要画出来,但又不能像照片。那是会呼吸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僵死的照片。”刘小东整整画了两个星期,这幅《老人像》最后被留校了。

上世纪80年代,徐冰的素描教学实验最特别。他在《美术向导》连载过10多万字的《素描教学笔记》。从1981年留校到1991年赴美前,徐冰在央美教了10年素描,他发现素描教学中的浪费现象:“每一位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用在素描上的时间不算少;从画几何石膏开始,经过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再从半裸体画到裸体人体、双人体。这漫长的作业过程像是只有难易程度的变化,而无课题的变化。”

徐冰发现有些学生越画越没感觉。为了调动和激活他们的感受力,他设计了新的素描课程:让学生画倒置的树根、被报纸包裹的浮雕等从未遇到过的课题。冯梦波还记得1988年春画树根的情景:“徐老师一点一点往树根上缠绳子。这个树根看上去和以前画过的东西都不一样。把大自然的一部分放到教室里很有意思。”朱伟说:“徐冰老师20多年前传递的这些东西,现在美国很多艺术院校也是这样去教的。”

徐冰教过祁志龙、王智远、方力钧,也教过央美进修班的学生,后者大都是其他院校的教师,他们将这种素描实验带到全国各地。

1986年—1989年,方力钧在央美版画系念书,当时,谭平让学生们画过圆吞吞的罐子。后来老栗看到方力钧那些圆吞吞的罐子素描,总认为这与他之后的光头形象一脉相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 5 6 7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徐晔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