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上,张洹为世博轴创作的大熊猫雕塑“和和”与“谐谐”,这对熊猫雕塑耗资一百多万美元。它们并不像通常的熊猫憨态可掬,甚至有些凶悍,张洹说这表现了他所认为的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我要主张正义,我要参与这个世界。 (尤伦斯艺术中心/图)
巨人的庞大和疲惫
两年前尤伦斯举办《迪奥和中国艺术家》展览时,张洹的参展作品就是尺度最大的。名为《巨人三号》的雕塑,用一百多张完整的牛皮缝合包裹出巨大的半人半兽形象。它瘫坐着,无论肢体、神情,都是无比疲惫,仿佛再也无力撑起那庞然的躯体。
类似的牛皮雕塑还有“英雄系列”,共同的特点是庞大和疲惫。“英雄和巨人,其实是我在日常、亲身工作中的经验——太累了。”张洹解释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巨人,都想成为这样一个巨人,这个巨人可能要付出代价,可能是遍体鳞伤,已经累到需要一个指引者来沟通。”
这组作品的感染力一目了然,因此很受藏家青睐。迪奥展览中的雕塑由路易·威登和迪奥等奢侈品牌的拥有者阿诺尔特收藏;今年2月上海美术馆张洹个展中展出的“英雄1号”则早被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买走。
牛皮同样是张洹童年时在河南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他看过小牛的降生、成长,也在上海的屠宰场目睹从家乡运来的黄牛如何经过流水线变成骨、肉和皮。牛皮在他的作品里意味着生命的一个轮回。
无论香灰还是牛皮,都使张洹需要越来越壮大的工作团队。
比如牛皮的雕塑,他绘出草图,交给研发组进行丰富、扩展。选定几个草图后,开始让雕塑家做若干小模型,再经过改动、综合、调整,选出最好的模型放大。创作组艺术家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由焊工搭出主结构,雕塑家做出树脂大型。牛皮的处理涉及若干技术、工种——“从屠宰场拉出来的生牛皮,撒了很多大盐腌着的,首先要浸泡,用刀去掉残留的肉和油脂,再进行化学处理……然后开始跟模型衔接,那就成了自然博物馆技术部门做的事情,去味、防腐处理、缝制……”张洹说,《巨人三号》这样的作品,以40个人的团队,也要做七八个月。“现在的制作方式跟过去我一个人的创作,完全不一样。《12平方米》,我可以坐在厕所里就去体验。今天我做的东西体量也大,不同的东西也多。我喜欢变化,不喜欢把一个东西一辈子做到死。我希望给人的感觉是:啊?原来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东西!感觉像100个艺术家在一生中创作了100种东西100种风格。”
工厂常常向他抱怨没有生产计划。张洹确实没法提供工厂企业那样的月度、年度计划。“我的计划在于全球的美术馆、画廊这些项目、展览。”他说,“比如蓬皮杜中心我正在谈呢,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给我这个时间。等他的策展人定下一个主题,那我就要开始为他创作,就像一个订单。这是跟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当然我们也有主动研发的东西,新的尝试,各方面探索。”
“和和”与“谐谐”
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来自全球的8位艺术家为世博轴创作了永久性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个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展方是法国的密特朗艺术中心,前总统密特朗的侄子是艺术中心总裁,他的哥哥则是现任法国文化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全球海选”从60位艺术家中最终选出8人,张洹亦在其中,他的作品是一对6米高的大熊猫“和和”与“谐谐”。这对熊猫雕塑耗资一百多万美元,上海汤臣集团的徐枫与密特朗艺术基金会关系很好,赞助了50万;另外的50万,张洹与百事可乐进行了商业合作。新的饮料包装上,已经印上这对熊猫。他还制作了一批小尺寸雕塑,“送给希拉里一对,百事总裁卢英德一对,加拿大总理一对……”
“和和”与“谐谐”完全不像常人印象中熊猫的憨态可掬。通身的镜面不锈钢,线条冷硬,躯干肥硕四肢细长,凹陷的眼窝和尖牙利爪甚至有些凶悍。“多年在国外居住,再回到今天的中国,我觉得这是我感受到的一种民族情结。”张洹说,“这对熊猫表达我认为的今天中国人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我中国人,就是我,我要主张正义,主张秩序,我不能是被动的,我要参与这个世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怎样解释都好,张洹的举动的确经常能够出人意表。这个曾经贫穷地漂在北京郊区的河南人,现在即使不用工作,只到全球各地旅行,也能毫无问题地过下去。但这不是他想要的方式。他的下一步很可能更让人惊讶。
“一个坐在厕所里的河南年轻人,今天怎么能够成为这样?我想这能给很多年轻人更多的自信。我在下半生里,想证明除了能做艺术,我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张洹说,“艺术家是一个泛化的概念:政治家就是艺术家,企业家就是艺术家,在各个行业只要能做到一个高度的,都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的思维必须与众不同。目前我做的还都是在艺术领域之内发生的作品,未来我要让它彻底变化,让大家一看就震惊。这是我的梦想。”
张洹在工作室里专门请了一位易经大师。大师很自由,没有什么任务,不需要“坐班”,想去哪儿都可以。不过张洹要从祖宗文化里学东西,出差回来,会让大师讲授易经的学问。大师告诉他,易经里强调“四合”——人要做成事情,除了天合地合人合,还有“己合”。“就是命里有没有。即使前边机缘都有了,命里没有,你还是做不成。他会告诉我,几月份你要注意哪些事情,我很信。”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室就是要有这些艺术之外各种行当的专家,医学的、易经的、机器人的、时尚的……“那我就很幸福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骆阿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