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又属于哪里
2010年10月13日 17:03 今日艺术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救赎的语言已经浸泡在财产交易的数字中。从圣保罗到马丁·路德,和解不是表现为支付的价格,就是赎金,或者为了免偿债务所作的牺牲。

黑格尔放弃了基督的鲜血,而保存了商业的辩证,以此来思考新的和解如何才能在没有神灵和天使干预的情况下达成。他的哲学体系最终完整反思了世界如何被创造又如何发展的问题。他想象转动世界的推力是一股源自万物的内在需要,它在持续而理性地从客观现实中争取更大的独立,同时又和现实更宏伟地融合。对黑格尔来说,绝对精神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而上帝则是不屈的理性。

这是最现代的黑格尔。他相信理性的发展可以实现构成个体生活和社会世界普遍状态的无数特殊性(particularity)之间的统一。但是在财产关系如何成为黑格尔最终找到人类和解的立足点问题上,他的现代性似乎又不那么现代。基督教教义用财产关系清楚论述了人类和上帝(以及撒旦)之间的关系。黑格尔声称,通过拥有财产,我们凭借拥有物而将自己的意志外化,并用一种外部存在证明自己有权利成为社会秩序的一员并得到认可。一个人拥有财产,就同时实现了个人化和社会化。虽然在基督教中,是基督带领人类挣脱原罪的束缚走向救赎,黑格尔却设想理性的力量能为男人和女人买到一条脱离异化、同世界和解的道路。

黑格尔死于1831年。1844年,马克思充分吸收了黑格尔的哲学,并开始拆解它。他批判私有财产,因为它是旧制度对人民行使的权力,并将所有权转化成一种剥夺的形式。黑格尔被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于对黑格尔世界观的否认和建立起一个可作为另一种世界联合基础的哲学与之竞争。如果说马克思的观点在今天已经声名扫地,黑格尔的视角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历史不是每过一天就向前迈进理性的一步。没有什么绝对精神鞭策人类将自己理解为普世理性的理想化身。似乎黑格尔留下的唯一信徒是卢布尔雅那的心理分析学家们。

然而尽管黑格尔的目标偏离得厉害,某种程度上它是真实的。他对社会世界如何运作的哲学阐释同今天的相关性超过他之后的各种试图对它进行修正的哲学和理论。财产关系继续支配着男男女女在世界上实现个人化和社会化的方式。他找到了和解的外表,虽然没什么东西真的感觉万分和解。富于先见之明的是,黑格尔预见了,作为理性的力量推动互相依赖性不断扩张和发展的东西。全球化作为我们社会和物质世界的理性化结构,已经创造出了我称之为归属状态的东西。这个阶段大大取代了黑格尔认为的人们在现代世界中实现自身的三种制度形式:家庭,市民社会和民族国家。虽然上述三种形式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根植于曾经赋予它们实质的历史和经验中。围绕家庭而被点燃的矛盾,关于民族身份和移民问题的言论甚至暴力冲突,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归属状态的反应,因为它拔除了家庭、民间和民族的归属形式,将其转化成任何一种可以交易和占有的财产。更为严重的是,社区这个概念本身已经没有了任何社会支撑,成了空虚抽象的无形利益的网络,只是反映消费者主权在决定内在和外在的生活形式上所拥有的真实自由。

线上线下所存在的无数由每一个细分人群所组成的社区,就是对这种归属状态最具体的说明。然而不断翻新的归属形式并没有引向一个共通和互相理解的新纪元。相反,它们创造出了一个渐进式的、分层的存在感。因为全球主义时代下的社区所肯定的是,归属的本质属性并不是由真实生活的人们所建立和维持的关系所界定的,而是由人民占有、或不拥有、或想拥有的东西之间的联系由内而外地界定的。

黑格尔明智地设想,和解就是在家的状态。但他可能没有预见到的是,在图像世界中建立起来的家庭只给能正好放进去的东西留出了空间。

我感到,这是我第一次凭直觉判断“艺术不属于家庭”时,脑中出现的那一连串新奇关联的一部分。因为艺术不是一样东西。这倒是一个挺天真的看法,同已经存在的独角兽和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有得一拼。没有真正的方法去证明这个观点,相反,这个看法的对立面倒在现实的今天里比比皆是。艺术不仅出现在家庭和其他我们通常能想到的诸如画廊、非营利空间、艺术馆和公司大堂等空间里,它还出现在建筑物边上,废弃的空地上,天空中,简易厨房里,河上的驳船上,游行队伍中,杂志版面和皮肤上,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又通过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屏幕和里面的演讲者传达出来。艺术属于这里。

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艺术家来说。

仍然。

这只是让我想起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 Marx)说过的话:“我不在乎加入任何一个愿意接纳我的俱乐部。”对我来说,如果艺术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归属于什么的话,那就糟了。尤其当艺术就是为了归属于艺术自身的时候。和解也一样。艺术通过放弃它自身内部发展中实现的自由,肯定了归属状态带来的幻想的和解。其实它有更强大的表达潜力,以一种不评论的方式评论,表达出这种归属在实质上是多么的不自由。

艺术是,而且一直是很多东西。艺术在现在要变成艺术,就必须像在家里一样感觉完美,无论它身在何处。

作者简介:

陈佩之(Paul Chan)是一位生活中纽约的艺术家。他的个展“为了萨德的施虐”(Sade for Sade’s Sake)在纽约Greene Naftali画廊展出到12月5日。了解他的作品可以浏览www.nationalphilistine.com。

--------------------------------------------------------------------------------

[i] 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ans. Robert Hullot-Kento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 1.

[ii] Sometimes I humor the cashier by filling out the membership form with Dick Cheney’s name and his last known home address in Virginia.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陈佩之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