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艺术家用讽刺手法探讨二战历史
2010年08月09日 14:44 艺讯中国 】 【打印共有评论0

摄影:莎拉•道格拉斯苏里曼为一部虚构的大制作电影创作的海报

耶路撒冷报道——近年的种种迹象表明,人们已经开始能够用流行文化的态度来面对二次世界大战了。昆汀·塔兰蒂诺的动作大片《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是一首精致、欢快的复仇狂想曲,而电影《帝国毁灭》(Downfall)里那段希特勒与其党羽研究战局的画面在YouTube上反复被篡改,变成了各种当下话题的讨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的倒台。

视觉艺术家们也在尝试用讽刺手法来探讨敏感的话题,然而,“艺术家之家”(Artist’s House)这个位于耶路撒冷的小型非营利当代艺术博物馆里也摆上了此类作品,绝对是你事先想象不到的。他们目前正在举办的“柏林的裂缝”展(Cracking in Berlin),表现出该机构及其总监鲁斯·扎德卡(Ruth Zadka)的开明态度。展览展出的是现年三十岁的艺术家、土生土长的特拉维夫人伊多·苏里曼(Ido Suliman)近期的作品。

展览从7月17日开始,将持续至8月18日,其主体部分是他为一部虚构的大制作电影创作的海报,风格表现为一种嘲弄式的复仇幻想。有一张海报揉入了僵尸片的形式——类似《活死人的黎明》那种——标题叫做《犹太人的黎明》,下面有一行字幕:“打败希特勒需要成千上万忠诚的斗士。”和海报一同展出的还有两部短片,台词和海报上的差不多。

苏里曼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促使他的同龄人——大屠杀后的第三代犹太人——对这一主题展开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归为“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骆阿雪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