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孩子入园前焦虑 家长容易走入两大误区

2013年07月21日 21:13
来源:凤凰亲子

家住朝阳区双井的张女士,是一位三岁女孩的妈妈,每次看到孩子在园门口哭着不肯进班,她的心都要碎了,要不是老师拦着,她真的要领着女儿回家了。入园的前几天,她都在中午的时候从工作地点赶到园所,只为了看一眼女儿有没有哭,有没有吃好饭。

每年9月份入园季的到来,都会有一批忧心忡忡的家长。亲子教育专家、红黄蓝教育机构副总裁高寿岩表示:“孩子在家里生活两年多,第一次离开对他呵护备至的父母,第一次独立地走向社会,这对家长来讲,出现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然而家长的焦虑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入园。”

家长误区一:孩子哭家长也哭

很多家长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怕孩子哭闹,就悄悄地藏着然去看,或者说在告别的时候特别恋恋不舍,很多家长的眼眶里都含着泪。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安慰孩子,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分离焦虑。

因为当孩子看到家长有这种表现的时候,虽然家长没有任何语言,但是这种表情、行为,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其实幼儿园是很不好的,如果好的话,你为什么舍不得呢?你为什么会哭呢?所以,孩子会认为幼儿园是很可怕的,这种会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他越会哭闹得厉害,而且他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哭闹,让家长能够改变想法,把自己带走。这个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因果关系的推理方式:如果我哭得很厉害,那妈妈会不会就带我回家了,就不用上幼儿园了。

其实对于家长来讲,正确的做法一定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非常坚定地跟孩子告别,一方面脸上要有微笑,心情很愉悦,跟孩子说“再见”,告诉他“等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来接你”。同时,告别以后马上就要离开。这样孩子就能明白:妈妈走了,我需要在幼儿园度过一天,度过这么长的时间,哭也没有用的。所以,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孩子会更容易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而且他也会很快找到他在幼儿园的代理妈妈——老师,跟老师会建立一种良好的依恋关系。

如果家长能够看到这个真实的场景的话,你会看到绝大多数孩子在家长离开后,一会就不哭了,而且有些孩子一转移注意力就可以去玩玩具,可以很愉快地去做一些事情。如果孩子经常看到家长的话,他会更容易哭闹。所以,家长的过度不舍和频繁探望实际上是阻碍了孩子的入园适应过程,一定要避免这个误区。

家长误区二:怕孩子抢不到玩具 给孩子带一件

很多家长怕宝宝刚入园抢不到玩具,就每天给孩子带一个玩具,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幼儿园通常会准备丰富的玩具,孩子们的选择非常多。当然,有的时候难免会碰上两个孩子同时看上了一个玩具,都想去玩的情况,其实这正是引导孩子学习社会交往,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小朋友之间如何协商,如何分享和轮流,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规则意识。

对于刚刚入园的宝宝,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一个安慰物,这个安慰物是他在家里非常熟悉的,可以帮助他缓解分离焦虑。同时,家长需要跟老师多沟通、交流,告知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常用的安抚方式,这些有利于老师与孩子之间尽快熟悉,建立安全依恋。

家长如何摆脱入园焦虑?

对于家长的这种入园焦虑,亲子教育专家高寿岩从自己几十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出发,发现“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根本上是因为当孩子在入园的时候,家长并没有很好的去帮助孩子做好入园适应准备。因为没有成功的把握,所以才产生种种担心。”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帮助宝宝最好入园准备,摆脱入园焦虑呢?高寿岩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一是生活习惯和规律的培养,比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好好吃饭等;二是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宝宝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能跟别人进行一些基本的社会交往,比如可以大声地说出:“我要喝水”“我要上厕所”等;第三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较快接受陌生的人和事物,比如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这一方面得益于宝宝本身的个性,另一方面需要父母为宝宝积累一些跟陌生人或环境接触的经验。

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绝不是“速成”的,需要父母给宝宝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刺激,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慢慢积累经验。只有宝宝在入园适应方面准备充分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才能得到减缓。

凤凰时尚微信

加入凤凰时尚微信 参与年终送礼得万元大奖

扫描左侧二维码,加入凤凰时尚微信,免费领取礼品,快来参加!

[责任编辑:徐红]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