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文化育人美约幸福家庭

2011年12月28日 19:51
来源:凤凰网时尚 作者:王继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文化育人美约幸福家庭

王继华

中国教育文化研究中心首席教授,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所长

家庭文化育人的思想,以做人做事的“知识”体系:形成人的仁慈善良、诚信认真的行为准则;以精神信仰种下的道德“文明”规约:形成社会文化的秩序;以聚集起引领风尚风气的“文化”生态:形成灵魂深处的生命活力,以此铸就幸福家庭欢乐人格的人文工程。

一、幸福家庭的文化思辨

家庭文化育人的理论,以约定家庭每个成员在文化上的责任为幸福家庭的出发点:以守护父亲文化、母亲文化、子女文化、夫妻文化各自的家庭义务,为建设家庭幸福的旨趣;以矫正家庭教育没有理论指导,机械盲目的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半拉子人”为德性秉性的固本朔源;而建构的以文化人提升人性美德,以文养心培养性情性格的文化育人价值体系。

(一)幸福家庭不是家庭幸福

幸福家庭这个偏正短语,是指家庭每一个成员尽职自己应尽的责任,共同拥抱一个向往的生活理想,体现家庭追求崇德瀹智、弥新尚美的精神而打造的文明生活体。幸福家庭的标志,使人精神向上灵魂高贵;幸福家庭的幸福,会让每一个人感到家庭氛围的恬静和生活的愉悦;幸福家庭的温馨,铸就家庭文明健康、愉悦闲暇、恬静和谐、包容体贴的幸福要素;幸福家庭的惬意,幸福责任指数增强,形成共同歌唱人性美德的和声。是为幸福家庭。

家庭幸福这个主谓词组,是描述家庭其仁爱和道德秩序不能自动成立,需要通过理性和意志,来像维护法律秩序一样的程序规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首领是父亲,把舵的是母亲,孩子则是影子,家庭幸福需要家庭每一个成员忠心耿耿的履行自己在家庭文化上的责任,既不装腔作势又不戴面具,让人体会到情感的重要和人生的美满,它改变人的情操,每个人的权利和社会意识从这里起步,如此美好,才是家庭幸福。

“家庭和谐幸福”是胡锦涛总书记关注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家庭和谐幸福而提出的新要求,是促进人的道德修为和文明素养的时代召唤。

由此做出判断:幸福家庭在于幸福要素和责任指数在家庭每一个成员中体现的多与少;家庭幸福则在于把握走向幸福要素过程中,对灵魂伟大的强化和向上精神的浸渍。

前者的幸福,是责任使命价值链体现的生活智慧,它需要每个家庭体悟社会的责任,需要每位家庭成员承担家庭的隶属义务;者的幸福,是实践家庭幸福指数的精神工程,它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引领风气风尚,创造有利于道德道义生长的精神气场。

(二)文化建设是家庭幸福的通道

家庭文化育人理论思想,用文化价值体现的人性美德输入生活,形成父亲文化方向与“道”的责任引领,以此,浸染子女形成刚毅果决理性的英雄气概;形成母亲文化“德”的人性美德的修为,浸育子女温柔贤惠的文化气质;形成子女文化修炼“敬、信、真、乐”的思想内涵。文化育人:

重在用文化博大精深思想的丰富性,学习儒家(经)——诗经、孝经、易经、尚书、周礼、左传、论语、孟子等多部文化经典的智慧。意在读书济世守护文明的使命中,心态昭昭、活力气象;

旨在用文化继承历史,建构主体发展的方向性(史),铸就生存的智慧,尤其是在子录百家的文化血脉,传承文明的过程中,继承《史记》、《二十五史》、《资治通鉴》、《文史通义》的哲思正论。重在究天人之际、研古今之变的意境中,体会人类文明的情感和人性的高尚;

重在用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价值(子),学习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诉求——孔子、老子、庄子、荀子、孙子、墨子等思想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学习历代智慧集结成的天文、兵法、天数、艺术等思想,旨在积累诚毅正心的精神,抗拒浮躁功利的世俗;

重在用文化尊重精神立意高远的一大批文章(集),综合成的“集子”,子集——楚辞、诗文、唐诗、宋词、戏剧、小说等思想立意,作为文化育人的思想基础,体悟忧国忧民的情感,体现中国精神的活力和高尚。

家庭文化育人的理论思想,不只是要培养家庭幸福的要素和高尚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引领家庭奔向幸福生活的方向。

幸福,是一个不断渴望的过程,是一个目标达到另外一个目标的通道。以幸福为主题的论坛,不是言说怎样享有幸福,而是诉求怎样培养精神信仰的伟大。

幸福,追求个别特殊事物掌握的艺术,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还满足人们精神思想的需要。

幸福的程度,来自恬静气氛存在的法度;幸福的追求,是对美好事情的自愿自觉;幸福的通路,来自共同的责任和应尽的使命;幸福的伟大,在于能给祖国带来荣誉;幸福的增加,在于与别人共同分享美好;幸福的真实,在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幸福的秘笈,在于发展适合自己的兴趣。

人们还可以这样判断:为公共利益做贡献是幸福,牺牲个人利益为他人增添惬意是幸福,创新生活创造科学是幸福,以兴趣为使命的工作得到尊重是幸福。

人们还可以做如下思考:名利享乐和奢华的满足不是幸福,别人认为美好的东西也不是自己的幸福,有钱有资产没人爱不是幸福。幸福,是灵魂的香味,它交织于亲朋之间紧密依偎的关系中,它体现仁德的宽厚、思想的无私、性情的自省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最大的幸福在于憧憬,最强烈的幸福在于追求,最真挚的幸福在于补救,最美好的幸福在于无私奉献,最尊贵的幸福在于自己幸福也带给他人幸福。

家庭幸福是一种精神的满足,是社会风尚风气引导出来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之所以提出“文化强国”的思想,就是注重了“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文化渗透熏陶和浸渍的功能。文化的概念,绝不是口号。“文化强国”是系统的方法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创新。文化可以强国,文化当然也可以育人。正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时,明确提出“扬弃旧义、创立新知,积极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的号召。

二、幸福家庭美约文化育人

当下的家庭教育有神童的高分高考引导,却缺少做人做事的人性美德修为准则;有教子“民主”经验的分享,却缺少精神引领高尚之境界;有亲子教育的细节,却没有文化育人理念的指导。堆砌了技术性的数理化,丢失了精神性的道德场。

理论是我们把握育人规律的一扇窗户。可以这样判断,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文化情结,每一个孩子都有不一样的兴奋点,每一位父母又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子经验。家庭教育如果仅从别人家的“神童”成功考上某重点学校的神话虚构渲染中,让更多的家庭学习神童的生活方式,仿效其教子的手段,则显得机械盲目和牵强。原因是个案讲故事的抒情,仅是技术层面的经验之谈,而经验是归纳不出育人基本规律的。理论是实践的精髓。正如达•芬奇所言:“理论是军官,实践是士兵。”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只有在理论指导下才能不盲目,才能确立起育人的方向,才能摈弃浮躁文化的侵蚀。

家庭文化育人理念的美学美意,用《家庭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用文化的方式释义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使命,对家庭的文化现象进行社会规律的揭示,用提升生命质量的美意,重构家庭成员之间责任义务的关系。

(一)父亲文化“道”的方向引领

这其中,美约男人表达父亲文化的理性浸染子女道德道义的使命,节制对子女无度的溺爱,以男性阳刚的精神气质形成育养子女挑战未来的情怀,以“道”的方向规律的把握为做人做事的准则,形成父亲文化“从、比、北、化”的责任使命。这其中:

父亲文化对子女的方向引领,重在“从”字的文化意境。也就是说父子一前一后的进发,不只是跟从,更在于一分智慧一分收获,一种方向一种价值取向的导航。

“比”字的文化思考,重在父子比肩而行的亲近。“比”不只是情感,更在于让子女学习其做人做事的智慧,这种对子女性格的塑造心灵的历练,是把父亲一生积淀的经验,融入到子女生命目标中的真情实意。

“北”字的文化意蕴,在于“北”的南北相向。孩子精神开始独立思考,可能会感到孩子为什么突然不听话。其实,这是子女走向成熟的开始。孩子不听话,家长要反思教育的内容和思想的新意是否适应孩子的成长,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是家长缺少精神引领的新意。一个只注重物质给予却少有精神引导的家庭,出现相悖的现象是孩子的精神意愿没有得到满足的折射,不听话,是孩子感到父母的说教少有时代的新意和创新思想的意境,出现这种现象父母应做精神引领层面的反思。

“化”字的文化思考,在于“化”是两个人的一反一正,表示变化。得其化犹生也。化,教行也,化“心”在于改变心态,化“观”在于修正思维,化“治”在于引领行为,最终的化“以合天地之礼”。

“一个孩子,如果失去了父亲精神的引领,是父爱的失聪;如果少有了理性的庇护,是父爱的失慎;如果少了方向感的把握,是父爱的失控;如果少了理性的思辨,是父爱的失策;如果少了文化育人的浸润,则是父爱的失察。这其中,无论是父爱的失聪、失慎、失控、失策、失察,都是家庭教育在文化上的失落。父爱的失聪是家庭审美意境的失败,失慎是思想力的落拓,失控是前瞻力的落伍,失策是洞察力的落寞,失察是人性美德的落败,失落是社会意识的落泊,失败是幸福家庭的落空。”(《家庭文化学》)

父亲文化守“道”,在于对孩子认知规律的把握,这是男人的社会理性。而父亲的教育艺术和教子理念,却来自境界的修炼:

第一境界:父亲文化讲阳光理性、豪气大度、责任幽默,为的是表达男人的深沉、宽厚、坦荡、远虑和大气。

第二境界:父亲文化讲善良道德、意志气韵、远见智慧、精神风骨,为的是表达文明、阳光、向上和大义。

第三境界:父亲文化讲人格的德辉、育德的意蕴、宿德的皎然、高德的淡定、厚德的伟略,为的是表达社会的责任和道义的规律。

(二)母亲文化“德”的精神浸润

母亲文化的美约,是母亲用文化引领子女精神信仰的操行。母亲的责任在于对子女的成长施以德行、礼仪、品性、气质、性格的塑造,这种塑造是“行为示范”的“精神教练”式的示范。这种浸润式的熏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对子女的性格形成产生水滴石穿般的精神浸渍。这既是一种文化取向,又是一种生存环境氛围的营造。这种熏陶既表现在母亲本人的穿衣戴帽、接人待物风格上,也表现在对子女成长希望的教育理念上。其潜移默化和难以忘怀的教育性,架构起子女的灵魂。母亲人性的修为,是子女永恒的精神场。

家庭,是母亲文化的传播场。女性厚德、善良、温柔、贤惠的性情,不但影响子女成长的礼数、礼仪和礼教,也影响家庭精神向上的气氛。“一个品行下乘的母亲,是孩子最恶劣的领导者”。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是对女性温柔似水和灵性似骨的赞美。如果说,男人的美是阳刚,那么,温柔是女性的内在美。女人的美是温柔,这是马克思为女儿的选择,也是哲学家对人性的洞察。

女性的温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少女的娇羞、妻子对夫婿的关心、慈母的叮嘱都是温柔。温柔是小鸟依人、是道德向上,还是宽厚包容。而贤惠更多的是女性的一种责任的承担,是识大体任劳任怨的美慧。母亲文化的厚德是由温柔贤惠而体现的。温柔贤惠是母亲德行的尺度,也是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使命决定的。“妻贤夫祸少”,女人的贤惠会让家庭远离灾难。

母亲文化的修炼,重在“德、言、容、功”行为方式的文化涵养:

“德”的文化思考:德,不是占有多少知识,而是人性散发的仁慈、包容、良知、博爱的美德学问有多少。

“言”的文化思考:母亲的话语,是孩子日后行为的准则,母亲说的话,表达母亲的意愿却形成子女日后的力量。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言,不只是母亲的修为和识见,也是母亲尚美情感和文化气质的思想传播。

“容”的文化思考:容颜是一个人的身份证,“容”之修饰,重在发型文化的修炼,发型的优雅是心灵尚美的澄明。母亲的“容”颜,更在于向孩子表达一种美、浸润一种端庄贤淑的文化气质。

“功”的文化思考:“功”的含义,重在母亲操持家务的技能和对子女生活能力的引导。技能看似小事,却孕育创新的智慧,技能表达的不只是心灵手巧,还是一种劳动光荣的引导。

“一个孩子,如果失去了母亲温柔的庇护,是母爱的缺失;如果少有了德行的表达,是母爱的缺损;如果少有了贤惠的作为,是母爱的缺漏;如果少有了精神的引领,则是母爱的缺项。这其中,无论是母爱的缺失、缺损、缺漏、缺项,都是家庭文化育人的缺场、母爱的缺位、家庭审美情趣的缺席。缺失是思想的乏味,缺损是心智的沉溺,缺漏是幸福的忧伤,缺项是愚蠢的结伴,缺场是软弱的摧残,缺位是遗憾的无知,缺席是傲慢的尊严。”(《家庭文化学》)

母亲之所以伟大,母亲之所以值得发现,是说女人在婚前一定要做好主持家务和生儿育女的精神思想准备,这些准备离不开德、言、容、功的境界,更离不开女性文化气质的境界三修炼:

第一境界:温柔睿智、知书达礼、端庄大义、聪颖矜持、优雅温婉,为的是表达人性的尚美和性情的向善,追求的是心灵的通达灵魂的高尚。

第二境界:坚守才情的魅力,坚毅思想的流淌,坚实意境的精致,坚韧德行的典雅,坚强进取的精神,坚贞情操的高洁。为的是表达女性品格的高贵和德慧行为的高尚。

第三境界:德配天地行大义,母仪天下显尊严,振民育德保风范,砥砺德行传道义,德润天下思文明,导德齐礼守秩序,为的是促进社会文明的秩序和旨趣的高尚。

三、结束语

“境界是一种意境,是内心世界得与失的审美。男人的魅力,在于理性的逻辑刚毅果决的力量,女性的魅力,在于灵魂精神表达的美慧贤惠的高尚,境界修德弥新尚美才显幸福的诗意。”(《文化育人德润天下》)

家庭文化育人理论思想,以追求文明的晶体为育人的目标。从文化育人的性质、任务、途径、方法入手,思辨家庭幸福的要素和审美取向,从“文化强国”的高度,思虑家庭文化德行、礼仪、智慧、学问价值取向的社会价值,从“以德治国”伦理价值链体现的道德、美德、公德、品德的价值意义,促进家庭对幸福要素的把握和体悟文化育人理念的美学美意。

“文化有大道而不显,幸福家庭倡导家庭在文化上的修为;德行有仁爱而不夸,幸福家庭倡导文明美德的理念设计;性格有秉承而不浮,幸福家庭倡导家庭价值取向的文明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幸福家庭倡导德是人的一种远行能力;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幸福家庭倡导用文化的方式打造有灵魂的家庭教育家”(《文化育人德润天下》)。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曹雯] 标签:幸福家庭 文化育人 人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