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英国恋物癖女子欲与自由女神像结婚 引发争议

2012年03月07日 07:04
来源:凤凰网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导语: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3日报道,被誉为美国灵魂象征的自由女神像受到世界各地不少人的喜爱,人们多是推崇其自由的寓意,或是为其所体现的艺术魅力所倾倒,然而一名英国女子却表示,自己彻头彻尾地爱上了自由女神像。

阿曼达·惠特克

英国女子热恋美自由女神像自组模型欲与其结婚

现年27岁的阿曼达·惠特克是名售货员,来自英国利兹市,有很深的恋物情结。为了表达爱意,她在家中组装起一个自由女神像模型。她坦言,自己曾在十几岁时称深爱过一套架子鼓。

据阿曼达介绍,自己对自由女神像是一见钟情,她在网上看到朋友的一张以自由女神像为背景的照片便爱上了这尊塑像。她给自由女神像起了个爱称叫“莉比”,从那时起,她先后4次前去看望她的莉比,在那里爱抚这尊塑像并亲吻她的头发。

阿曼达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是我的异地恋人,她那让人沉醉的气质令我不由为之倾倒。”她本想和莉比结婚,但“因为有太多人爱她了”,所以放弃了这个念头。

为了能和铜像爱人朝夕相伴,阿曼达家中收藏了上百尊微缩版的自由女神像,她卧室里还有一尊6英尺(约1.83米)高的复制品。

恋物癖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伴侣

近些年来,恋物癖者常常成为媒体追捧的热点,而他们都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恋人”。

1、她的恋人是战斗机

2007年,时年35岁的美国旧金山退伍女兵埃丽卡改姓埃菲尔,并与她眼中的法国“美女”巴黎埃菲尔铁塔完婚。埃丽卡·埃菲尔表示:“她的架构让人着迷,身姿十分精致。我能听到她的呼唤:‘大家快看我,快看看我吧!’这时,我在人群中回应道,‘听到我的声音了吗’?” 埃丽卡透露称,埃菲尔铁塔是她的“新欢”,在她的恋爱史里,柏林墙和美军F-15战斗机都曾是她的“情人”。

2、她的恋人是魔毯

现年33岁的沃尔夫是某教堂的管风琴手,十余年来,在一部高悬在80英尺高空的“刚朵拉”式游乐设施上,沃尔夫以300多次的乘骑完成了她漫长而深情款款的“求爱罗曼史”。

沃尔夫称自己十三岁起身心就都被这套魔毯强大的魅力所吸引,“我并没感到奇怪,觉得一切都很自然,我只是因为不知道爱上游乐设备很怪异,而没告诉其他人。”因此,她最终决定回到Knoebels Amusement公园向魔毯“剖白”,并将自己的姓改为魔毯制造商的姓“韦伯”:“我爱它就像女人对丈夫的爱一样,而且我知道我们将永远相爱。”

现在,沃尔夫每晚与一张拍摄她坐在屋顶被螺母、螺栓等设备配件环绕的照片同眠,这样她就能感受到与魔毯“心意相通”。这是无生命的物体对恋物癖患者产生性吸引的表现。然而,沃尔夫并不会因为别人也乘骑“丈夫”而吃醋嫉妒,因为她相信“愉快而满足”的灵魂交流。

恋物癖形成的缘由

恋物症(Fetishism)

恋物症是性偏差(Paraphilia)的其中一种形式,性偏差俗称性变态,所指的是一种持续的行为模式,个人必须透过不寻常的人、物件、仪式或情境才能达到充分的性满足。在精神医学的诊断系统中,粗略将之分成三大类:

性倾向的偏好是非人类的物件。包括:恋物症(Fetishism)、扮异性恋物症(Transvestic Fetishism)等。

指重复地以折磨或屈辱的方式,与人进行模拟或真实的性活动。包括:性虐待狂(Sadism)与性被虐待狂(Masochism)等。

指重复地与未同意的伴侣进行性活动。包括:暴露狂(Voyeurism) 、触磨癖(Frotteurism)、窥淫癖(Exhibitionism)及恋童症(Pedophilia)等。

恋物症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必须一再地使用非人类的物件来达成性幻想与性兴奋。所使用的物件主要有女性内衣裤、丝袜、皮衣、高跟鞋以及女性身体的某部分(例如:头发、手部)等,物件的触感与味道是相当重要的特性,它会影响患者的使用意愿,例如穿着过的女性内衣裤所残留的味道。性活动时物件使用的方式,包括吻、摸、舔、自己穿着或要求性伴侣穿着等,且患者通常会同时利用这些物件来进行手淫。物件获得的方式通常是买或偷,有时候偷窃的犯罪行为会反客为主,亦即偷窃行为的兴奋与紧张,会增加性刺激,所偷的物件反而变为不是那么重要。

恋物症患者大部分均为男性,虽然有女性患者的病例报告,但几乎微乎其微,而实际的流行率并不清楚,而且患者同时具有两种以上性偏差的现象非常普遍。病症的开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临床上则以40至50岁的中年男性是主要的族群。在疾病发生后,病程(course)通常会逐渐慢性化且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当有满意的异性关系或婚姻时,病症会逐渐消褪,但如果患者是单身且无性伴侣时,他的预后(prognosis)通常最为糟糕。

对恋物症患者作诊断、治疗时,通常需要多方面了解,包括:(1)详细的性活动历史;(2)对性行为与性活动的态度;(3)性知识;(4)患者人际社交技巧与自我肯定行为;(5)酒精与药物的使用情形。而关于恋物症的起因与治疗方式,现在尚未有完备的概念理论可说明,但主要的观点有下列三种:

生物观点:一些研究发现恋物症患者大脑侧叶的功能(temporal lobe dysfunction)或男性激素(Androgen)存在异常的现象,但尚未被确切的证实。依据此观点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与药物的阉割治疗。手术阉割有违人道的考量,因而较少使用,而药物治疗则因有副作用(例如:体重上升与懒散没精力等)且一旦停药后,又会恢复原先的行为型态,所以治疗上也有其限制。

学习观点:恋物症患者几乎都曾经历一项古典制约的连结学习,通常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一边手淫一边性幻想的时候。研究也发现经由连结学习实验的操弄,一般人可对某些中性物件产生性兴奋的反应。而且经由性幻想与手淫后带来的愉悦感受,更加强化了恋物的行为型态。治疗上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不同技术,包括嫌恶治疗、认知重建以及性知识的教育等,均可达到学习掌控恋物行为并减低其发生频率的治疗效果。

心理分析观点:此观点认为儿童早期的创伤经验,与伊底帕斯冲突情结下的阉割焦虑是造成恋物症的主因。使用心理分析的治疗,方法上主要是解决儿童早期的冲突与创伤经验,一旦内心的焦虑消减后,则不适当的性偏差行为就会逐渐消褪。虽然曾有治疗成功的案例报告,但它通常不是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

恋物症患者的性格特征通常是内向、害羞、具轻度的焦虑与抑郁,临床上的经验发现恋物的性活动型态与心理社会压力有密切相关,显示其背后隐含的更严重的不适应行为问题,它可能涉及个人对自己男性气概和性能力的怀疑,人际上害怕遭到拒绝与羞辱。因此透过操控没有生命的物件,一方面减缓压力造成的张力以及满足性需求;另一方面,藉以保护自己免于受创伤。这样的观点虽然尚未经由研究证实,但似乎与临床上所见的事实最为吻合。

恋物癖:恋物没有被拒绝的风险

学术界对造成恋物癖的原因仍所知甚少。有学者认为,恋物癖者小时候遭受过异常的性侵犯,或者观摩到异常的性行为,然后进行模仿并不断加强,从而形成了恋物癖。

何日辉认为,恋物癖和个人成长经历、家庭与社会文化环境、性教育不当等因素都有关。因此预防恋物癖要从小开始,避免不良的性刺激,母亲在男孩3岁以后不宜与他同床共眠,不要在孩子面前穿着内衣,不要玩弄男孩的性器官,夫妻亲密行为尤其是性生活要避免让孩子看到。

神经学家认为,恋物癖也许是大脑相邻两个区域相互联系所致,例如2002年有实验发现,大脑负责处理足部感觉信息的区域与处理性刺激的区域紧密相邻。

有研究发现,恋物癖者性格孤僻,社会交往技能很差,不懂得建立亲密关系,有学者便认为恋物癖者无法进行正常的两性接触,只好用不被社会接受的方式来获得性满足。特别是对自己的性吸引力和性能力缺乏信心的男性,很害怕被异性拒绝,觉得丢不起那个脸,于是就把“性趣”投向没有生命的物品,没有被拒绝的风险,内心就感到安全了。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时尚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时尚",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王娥] 标签:女神像 物癖 恋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