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深褐近黑的圆石,满布滟红欲滴的云状血痕,其上一只石雕蟾蜍,跃动着一股真切、强烈的生命力,让你感慨、震颤、动情。你仿佛听得见它心灵的倾诉、低吟、歌唱。那双深谙世事的眼球,仿佛在与人对望般,吸引观者,感受那强烈的寓动于静的生命味道。
曾有某株式会社出资百万欲收藏这件珍稀血袍中华大蟾蜍,却被绥桓先生婉拒。在他看来,“平生虽不荣耀,但也绝不空虚”的艺术生涯,更值得他穷一生心力去求索。只有这样,才能让不能言的石头鸣响出或振聋发聩,或意蕴深含的华美乐章。
王绥桓的俏雕作品,善于从“生命之微小”中发掘出自然的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有幸的观者得以神游于生命的奥义与造化的神奇。
而俏雕艺术是人文理念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最佳表现形式。因为这门艺术靠得不是主观意向,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审形度势,因材施易,与石交流,进而把雕塑家的思想情感、人文理念与天作灵石形成完美结合。这件巴林鸡血大蟾蜍,正是完美的诠释了艺术家“一石见天地”的不凡功力和传承人文理念的审美意蕴。而石料则取自被成吉思汉称为“天赐之石”的巴林鸡血石。
色泽斑斓,钟灵毓秀的巴林石,石质细腻凝灵,色彩丰富瑰丽,是难得的灵性石材。因为只有中国出产,因此巴林鸡血也被称为“国石”,因产量稀少,已成为藏品中的珍品。在巴林石里,鸡血石最为名贵,温润纯净,而且血色艳丽夺目,有的鸡血石的质地与血色天然成趣,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近年来价格直线攀升,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印章价值已近百万元。
这块原本在大漠中吸取日精月华的美石,与绥桓相遇之后,于细心切磨中,呈现细洁瑰丽的温润,于感悟雕琢中,为灵石赋以生命与灵性。一人、一石、一刀,把石捧在手中久久凝视,细细品读,这实际上是绥桓用思想与情感,与石对话和心灵激荡的过程,于是一件“比真的更美,妙不可言”的石上生灵就诞生了。
世人皆以蟾蜍为丑,而大智者独钟爱之。在任伯年和齐白石的画轴中,常见这“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頣怒如虎”的小小生灵,而蟾、蛙,在绥桓作品中屡屡得见。“蟾”同“禅”——看似漫不经心其貌不扬的表象之下,实为阴阳平衡从容淡定的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生命的哲学……
王绥桓
一九五一年生,北京人。自幼酷爱绘画。八岁丧母、十岁随下放辽宁,翌年独自落户河北。后因家事废读,务农八载。为谋一职,又矿工十载。期间虽历经磨难,其志不辍。偷闲之时,专攻油画。一日偶至故宫,见其兄鲁桓石雕,顿启会心。归家遂蓄虫寻石,锲而不舍。所得之石,虽半为粗劣坚质,然镌工尤精,出神入化。豆小之虫,堪称大观。故京城名家见而赞曰:“一石见天地”,并非过誉。
绥桓淡于名利而狎于鸟兽,乃性之所至。虽清风两袖,而艺志充然。或以龟蛙蛇蝎为友;或车百里觅石为趣;或居斗室雕虫为乐。自甘寂寞,固守清贫,历经十载,镌得百虫,以其独特风格和一件件神奇作品成为当今卓有成就的石雕艺术家。1997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石雕展,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