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济南珠宝交易中心一赌石活动现场,一块400多万买来的玉石开刃后,被专家估价将近800多万。
清末500万两白银的翡翠西瓜
在玉石的大概念中,翡翠不仅是玉的一个品种,更是高档玉石的别称。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亦被人们奉为“玉石之王”,历来受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喜爱。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之一。远在青铜时代之前,中国北方西辽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就已出现了发达的玉文化,形成了以红山玉文化和良渚玉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大陆史前文明。其中,代表良渚文化特色的兽面纹玉琮更是全球各大博物馆争相展出的宠儿。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核心载体基本上是以和田玉(软玉)为主导的,明末清初翡翠才开始涌入我国,并在清朝中晚期逐渐成为玉文化的主流。
清朝曾经出现过两个为玉痴狂的统治者,一个是爱收藏白玉的乾隆皇帝,在康乾盛世时,社会上曾掀起过白玉的收藏热潮,时至今日,乾隆时期的白玉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而另一个爱玉的代表人物,就是晚清垂帘听政40余年的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不同,慈禧太后喜欢的不是白玉,而是翡翠,她也因此而成为晚清翡翠文化的一位重要推手。
至同治四年,慈禧太后掌权,她崇尚奢华,对颜色丰富、娇艳华贵的“绿玉”钟情有加,不断向织造、盐政和各地海关索贡;清宫造办处也按照她的旨意制作了大量的首饰。传说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翡翠筷子,头发上插翡翠簪子,手上戴翡翠戒指。在众多的翡翠制品中,慈禧太后最中意一对翡翠西瓜,当时市值达500万两银子,由番邦进贡所得。据说这对西瓜的瓜皮翠绿晶莹,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影影绰绰可见,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慈禧视若至宝,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并加上可一把机械锁。传说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为安全起见,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
只可惜,这对翡翠西瓜由于藏于深宫,当年就很少有人能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现在由于缺少文献资料记载,更难以准确描述。对于这对翡翠西瓜的去处,至今也是无人知晓,唯一的线索来自于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及其侄子合作的《爱月轩笔记》,其中记载道:慈禧死后,这对备受慈禧珍爱的翡翠西瓜作为陪葬品,一起埋进了东陵。
然而在1928年夏天,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陵盗宝事件,把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劫掠一空,其中也包括这对翡翠西瓜。东窗事发后,孙殿英为了脱罪,多方奔走,拿着盗来的宝贝四处行贿。据说,他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但也有人说,孙殿英当时送给宋子文的是一颗翡翠白菜而不是翡翠西瓜。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中一个就是慈禧地宫里的那棵翡翠白菜。时至今日,对于翡翠西瓜的下落依然是众说纷纭,只是从来没有人真正见过这对宝贝。
目前我国故宫及民间所见的清代翡翠玉器,绝大部分均为慈禧太后特别珍爱的扁方、簪、坠、戒指、手镯和佩饰等翡翠玉器饰物,可见慈禧时期,翡翠真正从民间走向宫廷,成为被默认的“玉石新贵”,也正是由于慈禧对翡翠的钟爱,引得王公大臣竞相进献,从而带动了翡翠在中国的流通。翡翠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它和软玉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构成八千多年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李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