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消费”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
“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变”是在对北京著名环保人士余力博士口中得到的有趣话题。他认为“植物性消费”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一部分凤毛麟角人的“时髦”选择。
工业社会中的动物待遇缺乏人道
善待动物组织拍摄的抵制皮草主题大片
虽然,对于中国这样偌大的穿着消费市场,皮草产品不会因为几个环保人事的倡议而低迷减产。但是,那些曾经去过皮革加工集群地的服装设计师们对那些血淋淋的环境,也在记者采访中表示一种不满意。
“作为设计师来讲,工作‘行而下’是设计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行而上’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对于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有自己的使命感。而我很难相信中国的某些皮革加工厂还能再存活多久。那里的水源已经被大批动物的尸骨污染,道路旁边的水沟里面流淌着被惨杀动物的血水。为此我已经不再想做任何和皮草有关的设计。”原来为北京著名皮衣企业做首席设计师的葛女士告诉记者。
“今天有更多人相信,无论是从减碳需求上来看,还是从人文伦理上看,通过‘暴行’途径,获取用来制造商品的素材,都会造成人类社会的气候危机与文明退化。”环境艺术设计师设计师刘馨浓在采访中对记者说。
善待动物组织(PETA——PeopleoftheEthicalTreatmentofAnimals)拥有超过800000名会员,是全球最大的维护动物权益组织。PETA成立于1980年,宗旨是确立和保护所有动物的权益。PETA奉行简单的原则,即动物不是供我们食用、穿戴、做实验或娱乐的。
PETA组织抗议的方式经常以血淋淋的恐怖场景出现,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很少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他们的行为艺术虽然多次遭警方干涉,但是也揭示了很多工业社会的产物,根本很少受到人道礼遇的不争事实。
“很多的水貂、牛、鳄鱼,似乎生下来就是为了做成大衣、皮具的。没有人会关心它们是否幸福和快乐。但是也许对于喜欢消费皮草和皮件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只关心产品的样式是不是时髦,素材是不是显得华丽奢靡而已。他们不知道为了美好的外观,一些皮草在制作过程中是从活的动物身上生剥下来的皮,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迅速染色。”著名设计师邓兆萍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杜泊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