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
监制/DavidHuang编辑/耳尔文字/裘寅时装编辑/焦淼摄影/小武化妆/王茜场地/花木石专业影棚
见到苏有朋之前,印象中的他是这样的--他在每一次的不同改变中充分汲取着养料,他的每一个阶段其实都是在给自己打底,就像盖房子那样,因为他的地基打得很好,所以到了上面就不怕雨打风吹,属于娱乐圈里根红苗正的那一型。见过苏有朋之后,现实中的他给人这样的感觉--他自然是想做到更好,但却并未刻意去追求极致,因为追求极致的潜台词是不那么喜欢自己,苏有朋至少对现在的“苏有朋”还算满意。
小虎队时代的苏有朋好比青苹果乐园里的一条毛毛虫,于各色电视剧中历练了几多风雨后,终于在《风声》的吹拂下化茧成蝶。如果作为蝴蝶前身的毛毛虫不喜欢自己,认为只有飞翔的他才是完善的,那么等他能够飞的时候也许早就被自我否定了展翅的勇气--现在的苏有朋自然不可能再接那些“我真的好心痛好心痛”的“幼齿”角色,但他却不否认自己曾经“幼齿”过,所以后来才会有那个敢于叫嚣“就不信你硬得起来”的白小年。苏有朋在人生的改变中学会了与“苏有朋”的相处之道,他的法门归纳起来也简单,不过七个字--“人生不是交功课”。
叛逆
一个在藏区解放农奴的解放军,一个在对着“刘三姐”唱歌剧咏叹调的海龟音乐人,还有一个现在还处于机密阶段的悬疑片角色。这是继“白小年”之后,苏有朋将要在2010年交出的成绩单。很明显,他试图用这些多少有些诡吊的角色让大家把他的过去统统丢掉--人们习惯的“乖乖虎”非但不乖,而且其实骨子里激荡着叛逆的因子。
最初的端倪来自小虎队的告别专辑《再见》。由于陈志鹏要去服兵役,小虎队不得不解散,《再见》MV的导演为了达到煽情的效果,希望苏有朋能在镜头前有情绪。“但我就是哭不出来。所有的人都很急,有人找出各种歌迷送的礼物,还有人翻出写的很动情的歌迷信件,帮我酝酿情绪。”苏有朋脸上带着点坏笑地说,“因为大家都觉得解散、分别是一件很伤心的事情,你应该很容易哭啊!问题是,我觉得人生的聚散很正常啊,干吗要哭!”
“其实我一直挺拗的,就算谈不上叛逆,也绝对不是一个很乖的小孩。”苏有朋的语速很快、语音明亮,“但是我一直说一直说就是没人信,所以我就干脆演一个白小年,彻底颠覆'乖乖虎'的形象--大家不是不信我叛逆吗?好,那我做给你们看,这下该信了吧!”
其实,白小年并不是苏有朋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演出。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想转系没成功,于是他自作主张休学了。“那是小虎队最红的时候,在休学前,我是好孩子、好学生的代表,是娱乐圈的'神童',但是这一休学就把乖乖虎的形象整个破坏了。舆论接受不了苏有朋的'不乖'。”苏有朋回忆说,“那时候可真是千夫所指啊,每天报纸半个版半个版的骂我,后来自己受不了了,就背起背包,远走英国。”
现在谈及当年的这次出走,已经三十多岁的苏有朋显得不再愤怒,“休学应该不算我人生中的失败事件,但至少可以算得上一次不成功的改变。那时候年少气盛,更多的是顾及了自己的感受,而为别人考虑的比较少。它就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其实并不是在天平的中央。”不过,他还是坚持认为自己没做什么错事,因为“人生又不是交功课”,直面自己的欲念而非一味迎合世人对你的期许,这样的人生才是真生命,才是苏有朋想要的生活,“总会有人对我做出的每一次改变有意见,不过,爱谁谁吧!哈哈。”
这个已经学会了儿化音和“爱谁谁”的苏有朋,不喜欢拍摄了无新意的照片。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呆很久。不喜欢重复自己演过的角色。不喜欢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时而热血呐喊,时而而放肆游玩,时而迷离忧伤,时而纯洁真诚,他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也不隐藏自己的热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徐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