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人生:余秋雨序
2010年03月22日 11:25 艺术中国 】 【打印共有评论0

01

那天在纽约亨特学院演讲,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演讲结束时有现场交流,由于听众数量太多,主持人怕一一站起来提问占据太长时间,就改用写纸条提问的方式。我把一大叠纸条拿在手上一张张回答,发现有很多问题是重复的。重复最多的问题是:全世界都看到,中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而精神文化却明显滞后,甚至出现到处制假、造假的狂潮而无羞耻感的约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应该如何解决?

这是一个大题目,我花了很长时间来表达我在这方面的沉重思考。

从这个大题目派生出来的一个小题目,至少也有三张纸条问到:现在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不慢,文化人的队伍也不小,为什么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却成果寥寥?

我知道,他们所说的“成果”,与我们每年大规模颁奖、汇演所制造的热闹是另一回事。

我回答说:“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文学艺术的最高创造者永远是极少数。他们总是分外孤独、辛劳、烦闷、脆弱,他们总是备受嫉妒、非议、刁难、剥夺,因此,要让他们消失太容易了。过去,群体性的所谓‘创作繁荣’完全不在乎沈从文、张爱玲的悄然搁笔,现在才知,后者的分量可能远远重于前者。但现在,中国仍然没有建立起对真正独立的文化创造者的保护机制,而且磨损机制却大大加强了。”

说到这里,我又鬼使神差地重复了一句:“是的,他们太脆弱了,太容易消失了……也许在他们消失很久之后,人们才知道他们消失的分量,但来不及了。也许人们永远也不知道……”

“说得好!”一个声音从第三排中间响起,那是年迈的夏志清教授,他也屈尊前来听讲了。

02

我不能不相信,那天下午,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击中了我。

后来仔细算来,正是我一再喃喃地重复“他们太脆弱了,太容易消失了”的时候,陈逸飞先生在上海处于弥留之际。我演讲的亨特学院,正是他当年获得艺术学硕士学位的地方。

第二天,美国网站上立即出现了他不幸去世的消息,好心的网友在后面又加了一句:“他的好朋友余秋雨先生正在这里巡回讲学,怕影响他的情绪,我们暂时不告诉他吧。”

但是第二天,我就知道了。

那天我去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演讲,穿上了陈逸飞先生多年前送给我的一套制服。我的行李箱里居然带了这套制服,想起来也有点奇怪。

国会图书馆的负责人用很隆重的仪式欢迎我,在我演讲开始前向全体听众出示一本本馆藏的标有我名字的书,并一一进行介绍。等我开讲,开头就说:“我要介绍的,是今天我穿的这套制服。”然后,我告诉听众,这几天,中国失去了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家。

听众其实都知道他,礼堂气氛肃穆了。我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在远方悼念着我的朋友。

此后,我轮着到马里兰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和休斯敦的华文作家协会演讲,每次都以这套制服、这位朋友开头。我要把悼念延长,我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03

这套制服,他是在上世纪的最后一年送给我的。

他知道我接受了香港凤凰卫视的邀请,要投身于穿越北非、中东、海湾、中亚、南亚的贴地历险。此途之险,其他友人知之不多,但他比较了解国际形势,态度立即郑重起来。

他让凤凰卫视的摄影队来到他的画室,拍摄他的一段谈话。他讲述了我们这次世纪之交万里历险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了我参与其事的特殊意义。他说,他与我同龄,因此更能体会我在这般年龄下这般狠心的文化责任。他预言这次壮举将在全球华人观众中产生巨大影响。

我知道,他发表这番谈话,是怕早已分不清大小轻重的文化界在热闹喧腾间把真正的大事看轻了。

然后,他送给我这套制服。

由于我和他长得比较像,很多人经常拿着我的书要他签名,或亲切地称呼我“陈先生”,因此,那天我接过他的衣服时开了一句玩笑:“万一我遭遇不幸,我会穿着这套制服,人家更分不清是谁了。”

“那就算我们两个一起不幸了。”他接口,但又立即拍打了一下我的肩:“笑话!笑话!不能讲这样的笑话!”

04

我知道,那几个月,他天天在电视机前紧盯着我。

谁知,我一回国门,就遇见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诽谤事件。

在今天不少文化人心中,多么渴望着一个同行被轰倒的消息啊,尽管他们明知这个人刚刚冒着生命的危险万里归来。

由于对我一切诽谤的起点总是在上海,那次我回上海的心情不仅是黯淡的,甚至是愤怒的。但是,刚到上海,我就接到了他的电话。那是上午,他说他昨夜才从伦敦回来,要我中午就到一家叫Face的餐厅见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