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酒展本身的兴趣不大,基本上,酒展是个交换名片和握手寒暄的地方,尤其像波尔多的Vinexpo这种巨型展会。唯一让人觉得心动、值得倒两次时差的是那一连五天的老酒宴。
Chantal Chi 葡萄酒作家协会(FIJEV)中国代表
头一晚,就在坐了12个小时的飞机、3个小时的高速火车还昏沈沈的时候,就到了拉菲堡去。每年的Vinexpo,1855的列级酒庄都会邀请全球200多个左手喝酒右手写字的人一起晚餐,这些手里有把利刃的老先生老太太可都是波尔多葡萄酒的命脉,靠分数卖酒,已经成了游戏的一部份,每年期酒的价钱得先看他们的脸色 (瞧瞧2008年的期酒在Parker一手助长后的价格就知道厉害)。
拉菲堡庄主Eric de Rotschild和总监Christophe Salin站在城堡边上的草坪,平时窝在巴黎或瑞士的庄主们也都盛装前来,和不讲究穿着的记者们站在一起喝开胃酒。每年的Vinexpo主要为了作生意但也是连络感情的关键时候,庄主们个个殷勤招呼,嘻笑之间做好公关,几个杂志派出大批人马参加,像是法国的Revue de vin de France、英国的Decanter以及美国的Wine Spectator等等,然而细看之下,这些酒评人之间却不怎么热络。我想起去年年底在勃艮地举办的名酒慈善拍卖会中(Hospices de Beaune)的记者午餐,我右边坐着一群法国记者,左手是讲英文的非法国媒体, 两个群体漠视对方的存在,完全互不搭理,估计是为各自的影响力在那儿较劲。
晚餐本身由于准备仓促(Eric 说他们临时受命举办),菜色实在让人失望,酒也没能激起任何的涟漪,列级庄主们带着极郁闷的表情,毕竟,请来的都是他们的真命天子, 幸好拉菲在他们圆形酒窖点满了蜡烛,营造出一种Exclusive的氛围, 第二天上了当地的报纸。
隔天到会场报到。没多久,酒展的第一个冲击出现了。
有人用中文喊我 !
回头一看,不是那个谁谁吗 ?真是太意外,在国内难碰到面的竟然在地球的另一端撞到一起,没走几步路,以前在香港认识的酒商也上前打招呼,就连吃午餐都碰到国内来的熟人。来酒展的中国人多,但更叫人意外的是商家们找了留法的中国学生当接待,不管原先懂不懂酒,只要会说中文法语就行。看来,中国红终于成为大家必须接受的事实。
想起四年前的Vinexpo,难得看到亚洲人,就算有,也都不是讲中文的人,2005在伊更堡(Château d’Yquem)庆祝1 855一百五十岁的晚宴里,我是五百位宾客里唯一来自中国的华人,每当LVMH的老板Bernard Arnault提到中国的时候,大家都朝我这儿看,而那次晚宴致词里,Arnault只说到了一个非法国的国家,那就是中国,而且,他还说了两次。今年的酒展,据统计,少了30%的访客,就连许多实力坚强的大厂也没来摆摊位,就在全球唉声叹气、对着金融发愁的时候,出来买东西的中国人多了起来,如在展会巧遇的Robert Skalli老总说的,他们全球市场下滑但在中国营业额成长了60%,救了他们。Bernard Arnault果真有远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