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4月3日专电(记者王圣志)记者从合肥市民政部门获悉,由于墓地资源有限,传统的墓穴葬可能导致数年后合肥墓穴难求的困局。民政部门和有关专家呼吁,应大力推行绿色殡葬,不仅节约土地,也减轻逝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墓穴墓葬蚕食耕地资源
据合肥市民政局事务处处长高光平介绍,合肥市的公墓资源储备十分有限,目前辖区范围内的6处经营性公墓总面积约650亩。合肥市现常住人口510万人,按照年死亡率千分之四计算,每年死亡人数在20000人左右,平均1亩地只能安放280至300名逝者。按此计算,每年要占用60多亩墓地,那么数年后,合肥市很可能出现墓穴难求的尴尬局面。
为了应对这一困局,合肥市民政局已经规划新增两处公墓。“新增的公墓面积也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时之需,不是长久之计。推行环保葬、节地葬,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高光平说。
不仅在合肥,这一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由于墓地资源紧缺,一些地方甚至违规非法占用耕地修建公墓。如去年5月,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国土局就查出了一起非法占地修建公墓事件。据了解,为修公墓,该县城西镇朱庄村十余亩即将收割的小麦被毁,良田被违法圈占修建公墓,后被涡阳县国土部门下令拆除。
墓地资源紧缺催生高价墓穴
由于墓地资源有限,导致墓穴价格居高不下。据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陵园主打“文化牌”“艺术牌”,高档的特色艺术墓穴均价每平方米1.28万元,每座墓穴售价在3万元左右。可根据逝者家属提供的墓主生前简介设计个性化墓碑,还有加贴放大的照片、提供进口石材制作等“一条龙”服务。
据介绍,大蜀山文化陵园占地相对较少的“壁葬”,价格2000元至7000元不等,早已销售一空。
记者采访了解到,合肥市几家经营性公墓的中低档墓穴供不应求,而价格高昂的高档墓穴占地面积,往往都超过国家《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的标准。
绿色殡葬迫在眉睫
为了大力倡导绿色殡葬、节约土地,近年来,合肥学院离休教授许有为等11名安徽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的老年人,多次在媒体上发出“绿色殡葬”的倡议。
85岁高龄的许有为说,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政府倡导火化以来,骨灰盒的占地葬替代了棺材的土葬,但是日积月累,墓地占用耕地越来越多。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张,墓地蚕食耕地状况不容忽视。
这11名老人提出“回归自然、不占寸土”的绿色殡葬倡议:“实行不同形式的绿色环保殡葬:树葬、草坪葬、海葬、盆景葬、花坛葬、田野葬、山林葬……不起坟冢、不立碑碣、不留标志;每年清明节可在家中以鲜花插瓶,放置先人遗像之下并鞠躬以表哀思;在还没有火葬条件的边远地区,倡导葬田不妨田的古典绿色殡葬方式,把遗体深埋地下,不碍农耕。”他们表示将身体力行,立遗嘱交子孙执行。
据了解,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推行绿色殡葬。如上海因公墓墓地告急,市民选择树葬、海葬、草坪葬等多种环保殡葬方式。广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地也流行树葬、盆景葬、花坛葬。
许有为老人说:“人火化后留下的无非是一些物理元素,无需留下坟冢碑碣等标志。将骨灰撒入江河大地,不仅节约土地,而且是真正回归自然,使后人的清明祭奠成为一场春日旅游。”
合肥市民政局事务处处长高光平说,与动辄上万元的占地式墓穴相比,花坛葬、森林葬的花费仅在千元左右。绿色殡葬不仅环保节地,还减轻了逝者家属的经济负担。经济的绿色殡葬并不表示对逝者的不尊重,厚养薄葬的做法必定会成为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