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与龙有关的民俗多
2010年04月19日 17:36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沈阳3月17日专电(记者李克瑶)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为二月二节,又叫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

中国民俗语言学会会长曲彦斌介绍说,在农耕社会,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的。“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拟的动物,它被人们供奉为神灵,又赋予了很多寄托,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健康。所以旧时农历二月初二有很多和龙有关的民俗。

古时,正月里不剃头的说法沿袭到今,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人们对“二月二,剃龙头”很重视,大家认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图个好兆头。

各地人们的饮食虽有不同,但农历二月初二的食物都是以龙体部位命名的。面条叫“龙须面”、饼子叫“龙鳞”、饺子则称为“龙耳”、米饭叫“龙子”、馄饨叫“龙眼”。

在东北部分地区,二月二早晨,人们用长竿击打房梁,就是所谓的敲龙头。意思是把龙唤醒、保佑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另有古籍记载:“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据说龙抬头当日用针线,会伤害龙的眼睛。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姑娘媳妇们就不用做针线活了。

曲彦斌说:“作为一种民间文化,二月二的这些民俗保留更多的是适应节气的习俗、社会记忆以及人文色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