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码头”魅力渲染中国荧屏 社会各界纪念陈杰
2010年04月26日 16:43 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网讯 2010年4月23日周村社会各界在周村古商城景区大染坊“陈杰纪念馆”隆重集会,凭吊为周村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作家陈杰先生,前来参加“陈杰追思会”的有参加过旱码头拍摄的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区旅游局的负责同志,以及企业代表周村烧饼有些公司、大染坊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同时,还有我区部分作家学者和市区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周村新建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纪念馆,在老师的讲解和参观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陈杰老师的了解和对家乡文化遗产的深刻的认识。

陈杰先生1956年生于济南,小学三年级因贫辍学,16岁时入济南邮政局当了一名邮政押运员。先生一生好学,博闻强记,才识超群,2002年创作了电视剧本《大染坊》。该剧一经推出,立即风靡全国,周村借助此剧的影响力声名鹊起,并由此修建了景点“大染坊”,还原剧中染坊场景,再现前店后厂经营模式,展现染坊工艺流程,“大染坊故里”的名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探寻“陈家染坊”,感受“鲁商之道”。

陈杰让周村知道了荧屏的魅力,周村人也因此记住了陈杰。也许是因为周村百年商埠的神秘色彩,也许是因为天时地利与人和,有陈杰、张宏森等有识之士的共同参与,也许是因为周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005年初,一部以周村百年开埠为历史背景的大作——《旱码头》在有关领导的策划下酝酿成熟,力邀陈杰先生再次出手撰写《旱码头》剧本,基于周村人民的深情厚谊,2005年5月陈杰推脱掉其他城市的重金邀请,常驻周村开始了创作,陈杰先生把对周村的热爱化为创作的动力和源泉,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当中,一个月的时间,陈杰穿行于周村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晚上再挑灯夜战,整理资料、撰写笔记,6月份陈杰闭门谢客投入到忘我的创作当中,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40余万字书稿,并当即被央视买断了拍摄权。2006年2月进入筹备拍摄阶段,5月4日在周村古商城举办了“开机仪式”,8月份即完成全部拍摄。

《旱码头》的成功偶然中有着必然,它是周村政府倾力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它是陈杰与张宏森金诚合作、莫逆之交的真实见证,是陈杰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以乐观的精神与病魔抗争,参与现场指导,就在电视剧拍摄接近尾声时,2006年7月6日,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陈杰先生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我们。如今,为配合《旱码头》场景需要而搭建的杨家大院,是该剧的主要拍摄地,其优雅隽永的传统布局风格成为体验鲁商儒家文化的经典所在。

近日,随着央视热播剧《旱码头》剧情的展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收视率一路飙升,社会反响良好,各地平媒、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相互交融、渗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宣传辐射效应,铺天盖地、连篇累牍的消息无不向人传递着一个信息:《旱码头》火了,周村火了,在淄博,人们茶余饭后最大的乐事就是讨论“央视正在播放的周村的那些事”,而作为故事发生地的周村,人们对此剧的关注更是与日俱增,当笔者问起生活在古街的收藏店老板李某时,她由衷的说:在自己熟悉的古街上看着电视中熟悉的场景,真有种不知是人在戏内还是戏外的感觉。我相信那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每个周村人都感同身受。

陈杰先生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0年时光!但成功的事业让他的精神得以延伸和永恒。我们相信陈杰先生在天之灵一定在微笑,因为他知道这一天会来到的,他把无私的爱留在了周村,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周村。(作者:张红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红霞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