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致灾凸显“三大软肋”
值得警惕的是,这类天气因其自身的极端、不循常规、突发性,凸显出各地预报技术有限、信息发布制约、城市排水等应对措施标准过低等“三大软肋”。
灾害天气的应对,需要预报部门能及早预测出天气趋势并进行预报,尽可能争取更多时间。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极端天气的预报存在技术难题。广东省首席助理预报员张东说,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通常是在一定模型下,根据前期天气状况趋势作出预测。但所谓极端天气有异于一般天气运行模式,往往是突然的急剧的变化,等到发现时往往已晚了半拍。他说:“广州市7日遭受的历史罕见暴雨,其初期走势是向广东东南方向移动,但却在半途急转直下袭击了广州,‘神出鬼没’,极难预测。”
而在各种应对困难中,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是最为有效的应对手段之一,但目前发送渠道并不畅通。广东省气象局办公室主任贾天清认为,当前我国应对极端天气过程中,如何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公众是一大瓶颈。他举例说,广东气象局虽拥有向公众发送信息的平台,但端口有限,每秒钟仅能发送3000条信息,而需通知的数量都在数百万甚至千万以上,极端天气致灾时间极短,要完成预警通知,几乎不可能。
突袭而至的极端性天气,也让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困境。吕勇平说,在早期极端天气较少的时候,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般都是根据历史天气情况设置防洪、排涝等标准,而极端天气往往“破历史纪录”,城市防灾设施在此显得十分不足。“广州这次之所以遭受如此大面积水浸事故,原因之一就是城市排涝能力不足。”吕勇平说。
应对灾害需三大力量
极端天气凸显出我国尚需提高极端天气应对能力。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认为,加强城市和已发灾害地区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提高民众抗灾意识,整合政府、社会、民众三大力量是当前应对极端天气的着力点。
首先,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是应对极端天气的根本性措施。贾天清说,对于极端气候造成的灾害,提早预报消息及早应对是“根本之道”。目前应建立完善灾害信息发布传播机制,完善灾害信息发布配套措施,并通过互联网、手机、农村大喇叭等设施,将预报信息尽量传递到最基层的民众中。
其次,规划建设好城市防御灾害标准和山区居民建筑位置,是防御极端天气的基础性措施。据了解,山区居民房屋多建设在山脚地势较平的低洼处,很多就在山脚下。政府需要大力引导山区居民选择避灾能力更强的位置。同时,有针对性地建设防洪设施。城市新建建筑需要提高防灾标准并尽量提高旧有防灾标准。
三是要培养民众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意识,并理性看待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吕勇平表示,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仅有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民众也要有意识地去获取信息,自我防灾,并理性看待灾害造成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