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春光中的杭州充满了恬适秀美的诗意,翠色环抱中的虎跑也增添了不少清馨与幽寂。
要是在往常,通往虎跑的听泉道上早已穿梭着各色游人了。而在眼下,却散淡而清幽,寥无几人。湿漉漉的石板道上已长起了绿茸茸的青苔,碧澄见底的山溪淙淙不息;岚雾在风中雨中若明若暗地缥缈,自由自在的鸟儿也合上嗓子躲进了密林中、巢穴里;茂林修竹亦发满了新枝嫩叶,漫山遍野青翠葱郁。远远望去,大片大片的黛绿、青绿、草绿、嫩绿……仿佛就像是要从清秀的画面中流淌出来一般;春花烂漫,芬芳馥郁。我便在这空濛雨雾中,来到了景色绝幽的滴翠崖。
“叮咚叮咚”的虎跑泉细波涟漪、醇厚甘冽。宋代大文豪苏轼曾有诗曰:“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传说茶圣陆羽在此品泉之后,命“虎跑”为“天下第三泉”。而后来能用虎跑泉水沏龙井茶,那已是奢华的品茗了。其实在虎跑品泉才是最好的享受。若要在风和日丽下观赏的话,这泉潭说不定还真会泛幻出翡翠、靛蓝等清丽色彩。然而雨中踏青寻幽,同样能领略出“大珠小珠落玉盘” 等另一番灵气妙趣。你瞧那神话中的“虎跑梦泉”浪漫境界,猛虎也会为性空和尚刨山引泉,这不正是千百年来善良民众的美好遐想吗?
我是满怀虔敬的心情参拜了虎跑泉边的济公殿和弘一法师纪念馆。南宋名僧济公(1148-1209)法号道济,原名李心远,早先在杭州灵隐寺剃度出家。因举止痴狂,又嗜好酒肉,屡破寺庙戒律,众僧皆责难之。其师便曰:“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故而被称为济癫僧。后来他又移住南屏山净慈寺,被人们神化为罗汉,圆寂后与虎跑塔为伴。济公早已成为人们所爱戴的偶像,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济公。
而另一位高僧弘一法师即李叔同先生(1880-1942),乃近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他早慧聪颖,多才多艺,思想活跃,曾留学日本,为人师表,并对清末民初中国书画、话剧和音乐等文化艺术的开拓进取做出了应有贡献。正当他名声大噪时,却突然于1918年9月告别尘世,在此皈依佛门,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充满悬念的难解之谜。他后半生致力于弘扬南山戒律,却在国难民愤之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等进步主张。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泉州双塔寺,其遗偈道:“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无心月圆。”这多少能透出他于富贵盛名之际遁入空门的一些心境吧!
雨雾中的虎跑也正因为这些先人的存在而幽寂了许多,只有青枝绿叶积淌的碧色雨珠“扑嗒扑嗒”地坠落。我伫立在简朴别致的仰止亭旁,默默地瞻仰着肃穆寂静的弘一灵骨塔。要告别虎跑了,天上的毛毛雨依旧淅淅沥沥,打湿了我的衣裳和裤腿,随风飘来的清新湿润空气拂面微寒,眼前的情形却变得模糊起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弘一法师脍炙人口的《送别》曲传达出一丝别样的离愁别绪,再次勾起了我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无限怀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