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海世博会开展以来,几乎每天清晨都会出现这样的“景观”:观众们通过各安检门,便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纷纷涌进浦东园区,在几个热门国家馆前摆起长蛇阵,很多人宁可白白地将珍贵的参观时间转换成排队等候,也不肯移步浦西园区,从容观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与上海世博会“零距离接触”的600万观众中,有500万以上的人,因顾东不顾西而错失了亲临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机会。
造成这种冷热不均局面的,既不是运营组织方面出了漏洞,也不是媒体忽略,引导上出了问题。从一开展,主办方就对浦西园区大加推介,还专门制定了先浦西后浦东的观展“直通车”措施;各媒体也不断推出“浦西园区大有看头”之类的专题报道。当然,更不能归究为观众“把自己当成旅游者”。从根本上讲,世博会就是一项特殊的“寓教于乐”的旅游项目。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内容,它在用翔实案例诠释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时,又集中体现了其科技含量和价值所在。但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项目,正如唐朝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所道出的那个至理:“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世博会上也是如此,最重要所在未必是最热闹之处,这也是不乏先例的。
今天已成为法兰西国家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就是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可让那一届世博会主办者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本意要彰显当时正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这一象征性建筑,竟遭到了大多数巴黎市民的冷淡和拒绝,甚至连大文豪莫泊桑和小仲马也不能免俗。在莫泊桑笔下,他的很多小说人物都不喜欢铁塔,而他本人则时常在铁塔的二楼吃饭,其理由是:在这里是唯一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同样的道理,上海世博会精心打造的浦西园区一开始人气不旺,也很正常,倒是由此生出一个建议,能否考虑将浦西园区在世博会后长时间地保留下来,以等待人们的认识,避免观众事后的遗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