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金庸早年建造的“云松书舍”。新华社发
最近不断有游客和市民向媒体反映,杭州西湖景区环湖一带有许多名胜古建“可望而不可进”,一些绝版风景的场所摇身变成高档“会所”。政府倾力打造的“大众西湖”走了样,一些本应向大众开放的名胜故居变成少数人进出的“乐园”。
记者调查得知,西湖边很多名胜故居已变身私人会所或餐厅,西湖“富贵化”趋势正悄然加速。
名胜故居变身会所餐厅
■游客止步
杭州西湖边南山路上的“1917花园餐厅”,原名“膺白楼”,根据民国初期名人黄郛的别墅旧居改造而成,现在是一家餐厅。餐厅张经理说,这里只有包厢,每位最低消费600元,不含酒水,燕鲍翅是主打菜。
位于环西湖孤山南麓的俞曲园纪念馆,是由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旧居俞楼改建而来,有“西湖第一楼”美誉。现在,游客只能止步于前厅观看俞樾生平、学术成就等图板、资料介绍,不能上楼和进入后院参观。现在,这幢旧居已被个人租用,只有白天开放前厅,下午5点后连前厅也要关门谢客。
作家金庸早年建造的“云松书舍”坐落灵隐路上。1996年11月,金庸将此书院捐赠给杭州市政府。现在“云松书舍”要向游客收取每人5元的门票,每到下午4点半,就关门谢客,成了少数人的“乐园”。
记者环湖探访发现,众多主景区中的高端特色“会馆”,大多通过租用的方式“寄居”在环西湖的名胜古建里,游客只能望而却步。
世代居住湖边家庭搬迁
■还湖于民
据了解,2002年,杭州市把“建设环湖绿地,实现还湖于民”列为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前几年,杭州投入数十亿元进行综合改造和保护,迁走大批单位和住户,拆除房屋与高墙,推进“西湖西进”计划,基本达到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一些曾参与西湖改造工程的干部说,“大众西湖”来之不易,当时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做出了牺牲,有一些还是世代就在西湖边生活的家庭。但现在一些旧居古宅及周围草坪和花园,又被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圈”回去,而且此风日盛,占据的地方越来越多。
这些会所普遍设置了最低消费,一般每人最低500元,加上15%的服务费、酒水饮料,一顿聚餐消费常常要上万元。“来这里消费的,不是有钱人,就是有权的人。”一家会所的保安说。
财团老板抢租西湖景区
■争湖争绿
杭州市政府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透露,改造后的西湖景区全天候对外开放。对景区建筑物和旧居的保护上,过去都是靠政府,但政府心有余力不足,现在一般采取招商洽谈以租用方式进行保护,有关部门审核签约时,都有严格的保护要求。
知情者透露,在政府实现还湖于民改造过程中,一些财团老板间的争湖争绿战也悄然打响,一些地段较好的场所租金,按建筑面积每平米每天四五元收取,好地段更高,承租者多实行会员制。
环湖沿线有近50家会所
■百姓调查
杭州市要求西湖景区内80%以上消费场所应让普通百姓消费得起。正在悄然加速的西湖“富贵化”趋势,引起种种议论。
一些群众对环湖沿线做过初步调查,发现已有近50家私人性质“会所”,个别“会所”外人住一晚要花1.78万元。
一些挤占了西湖景区的人士则另有看法。浙江金华的一位商人在西湖边租了一幢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每年租金100多万元。他说,西湖作为著名风景游览胜地,需要众多高档的“会所”,“我不准备对外营业,只是找个地方招待客人。”另一“会所”负责人则说,“会所”主要为会员服务,可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据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