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 耶茨的寒冷
2010年06月10日 18:11 女友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8年12月,根据理查德 耶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革命之路》公映。媒体在这部电影上的聚焦点在于这是《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莱昂纳多 迪卡普里奥与凯特 温斯莱特这对著名“银幕恋人”的再度合作。而在电影的后面,一桩文学事件发生了,那就是,理查德 耶茨重回读书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湮没很久了。

根据一部电影来确定原著在当下书业的位置,这一点也不新鲜了。如果这电影恰是一部引人注目的电影,那么,原著大热也是顺理成章的。托电影的福,耶茨也进入了中国读书界,中文版开始一本接一本的出现了。先是《革命之路》,然后是2010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复活节游行》以及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

目前关于耶茨的广告语都说他是“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是“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有些文章描述耶茨的生前境况十分悲惨,如同梵高一般被人漠视,死后多年才光芒万丈。其实,仔细看他的简历,可以发现此说有误。耶茨不算是大红大紫盘满钵满的那种走红作家,但其作品也曾获得了时人的褒奖和推崇,并非社会有眼无珠戕害天才之弊的牺牲品。当年,他的长篇处女作《革命之路》是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的,1962年,《十一种孤独》出版后,评论甚佳,被誉为是“纽约的《都柏林人》”。他还有几部作品都曾获得了当时舆论界的关注和好评。

耶茨的这几部成为中文版的作品我都看了。他的笔调和呈现方式,是那种我一见倾心进而追随阅读的作家。可以预料的是,后面将会陆续出版的耶茨其他中文版作品,我都会追随。

其实,读耶茨的作品,就会发现,他为什么会在长时间地被湮没?为什么世人皆知他的优秀,但还是想努力地忘掉他?为什么他的后半生过得十分凄惨,最终死于慢性自杀一般的非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是因为,他的作品太寒冷了,而他自己也被其作品冻僵了。耶茨的中文译者之一孙仲旭在其译者序中,引用了卡夫卡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这话放在耶茨身上是合适的。他的作品以其高超的叙述和照相现实主义一般的呈现,为我们描述了人生的荒谬和悲惨,而且,不给予任何希望。这样的东西,会让很多读者本能地想逃走,想回避。人生本身的荒谬和悲惨已经让人不堪重负,耶茨冷笑着强调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才华多少有点让人产生敬鬼神而远之的心理感受。

耶茨的寒冷无关暴力,无关显而易见的丑恶,无关所谓社会阴暗面。他的寒冷在于呈现了人生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内里坚忍不拔的摧毁力和虚无感。这一点,太要命了。好些作家比他更残酷,更血腥,更黑暗,但相对于那些事件性的阶段性的悲剧叙述,耶茨不动声色地抽掉了人们的希望,他把人生已经乱糟糟的面子撇开不说,径直翻出同样乱糟糟的里子(家庭生活和私密情感),这是其独特的杰出的贡献,但同时让人难以承受。

在我看来,成熟冷静的人可以看耶茨,了解人生并安之若素的人可以看耶茨,口味清淡的人可以看耶茨。而希翼梦想并且希翼梦想来填补生活空缺的人,需要时不时嘴里含上一颗糖来缓解苦涩的人,不能看耶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洁尘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