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文物古迹是地方政府的神圣责任
2010年09月03日 14:47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闲时争名人,忙来毁故里”。从江苏镇江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近来一些地方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毁的事件。

一座为当地百姓引以为荣的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释迦寺庙被毁了,颇具嘲讽意味的是这样的文化悲剧竟发生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泗县。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文物古迹让位于经济建设的执政痼疾已在有些地方蔓延,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遗存也难逃此劫;二是文物保护法执行缺位,在一些地方权力与资本的结合,已视文物如无物,恣意妄为,任意损毁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承载着华夏民族丰富的文化,蕴含着中华大地的深厚历史,记载了中华民族先人的高超智慧和无尽风采,是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是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指标。按理说,作为地方政府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文化承传的使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备加珍惜文物古迹,不仅要保护好每座文物古建,还要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目光短浅,把文物古迹与经济建设视为不可共存的矛盾体,错误地认为:文物古迹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而要花钱保护,还占去寸土寸金的地皮,实在划不来。于是在一些地方纷纷出现损毁文物古迹、大兴楼堂馆所的怪事,镇江千年粮仓虽有入围“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护身符”,但最终还是被毁,让位于“如意江南”的房地产楼盘的开发;安徽宿州煤矿修铁路破坏近百平方米文物遗址;广州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诡异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一边漠视遗存的历史文化价值,肆无忌惮地毁掉文物古迹,大兴土木,急功近利地追逐土地财政收入甚至商业利益;一边又斥巨资兴建仿古建筑,制造假古迹、假文物。拆建之间,不知造成多么巨大的文化、经济损失。如此折腾,怎能不让民众痛心、恼怒?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甚至比稀有动植物消亡还快。如今不少文化遗存正前所未有地遭到经济建设的蚕食,面临毁灭性破坏。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这怎不令人忧心?有关专家感慨: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保存下来的文物,最终却毁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发人深省。看来,越是经济高速发展,我们越要坚守住文化传承的血脉。

地方政府如何坚守?专家建言,一方面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规,问责那些不负责任、鼠目寸光的地方领导;另一方面严格审批,凡是涉及文化保护的开发项目,必须报经上级文保部门审批。从法规、程序等制度层面规范固然在理。但笔者以为当前比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态度真诚,遗存是一个民族承载文化的符号,要发自肺腑地对其有着内心的敬畏和尊重;二是定位准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里说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承传的不仅是有形的遗存,还有绵延千秋的文化。保护好文物古迹是地方政府的神圣责任。杨红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时尚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妆点资讯此版块内容由妆点网提供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