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事实恰好与之相反
要知道,管它“内比外比明比暗比”,总归是人之常情,因为人心一种相对低级的满足基本取决于“强过他人”(高级满足来自超越自己),既是人之常情,总可以理解,但同时也就因为是人之常情,为此而错过了好姻缘,就不值得了。比如,夫妻矛盾也是常情,可以理解,但若是仅仅因为有矛盾就草率离婚,就不值得同情了。
然而,另有一雪上加霜的事实是:随着岁月的蹉跎,不甘心总归导致“越发不甘心”,因为人之普遍心理为“这么多年都等了忍了,不差再等等!”
对此,我称之为“等公车心理”。即:单纯的“不甘心”,由于额外增加了时间成本(对女人来说时间成本就是青春成本),变本加厉地使得“不甘心”变得疑似更昂贵,整个人根本就好比资深古董,越发非高价而不得沽。
事实上,好女人越是在岁月中磨砺就越像古董,应该是越老越值钱的,如前文所言这是正常的逻辑,可是,为什么事实恰好与之相反?我想,其真实含义应为:是社会自身的问题带来了深度的大龄疾患。
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对于一个大龄女性的价值,这世界自有它的认定,在这个时代里,没有什么比一个大龄女青年的婚姻更能体现时代的市侩与现实,更能展示整个时代由男权社会继承下来的那点残喘与遗传病史。所以,卿本佳人,然而妙龄不再,那些可与之匹配的年长男性,却心系那更“年轻的”,所以若是想找年龄相当的,就要降低自我标准。不,其实降低自我标准的背后,恰恰隐藏着对某种社会标准的被动与无奈的迎合。
明白了原因种种,我们怎么办?如何甘心?甘被社会的畸形标准所评估?好,现在进入我们的最后一个层面,亦即最核心的根本:以你大龄之身,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是否还继续“固守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