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1988年第一件中国录像艺术品诞生

2011年02月05日 04:02
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张玥晗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1991年,在上海衡山路的某地下车库里举办了“车库展”。张培力在 此展出了他的《卫字三号》,屏幕内容是一张在脸盆中用肥皂和清水不断地搓洗一只母鸡的过程。这次虽然改变了数次机位,但总体上仍是单调的记录。该过程开始 前,镜头里出现过墙上钉着的一块“卫生先进墙门”的牌子。洗鸡行为的操作者身穿类似于病号或囚犯的直条纹衬杉,动作机械冷漠。在60分钟录带的后期,可 以听到画外音中有一个男子在朗读一份“爱国卫生运动”的宣传文章。张培力解释说那是帮他拍摄的朋友无法忍受工作的枯燥,闲极无聊,“无意”中拿起一份报纸来念。

左小祖咒把中国当代艺术的著名行为艺术“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他本人当年也曾参加)改编。

我想制作一个让人感到腻味、心烦的东西,它没有概念中的可以引起愉悦情绪的技巧,它让人意识到时间的存在。录像所具有的时间性恰好符合这种需要。

——艺术家张培力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开始采用越来越多的新媒介进行创作,各种小型装置、录像和行为艺术成为90年代早期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创作媒介,上海、广州和杭州成为北京之外的当代艺术活动中心。和80年代的“反艺术”类似,他们仍然坚持在自己的家里或街道上创作一些“不能出售”和“不能展示”的作品,形成了“公寓艺术”和“中国极多艺术”等潮流。艺术家使用廉价材料,在私人空间活动,由于缺乏支持,大量纸上方案出现,在圈子内交流,缺少观众。张培力的作品《“卫”字3号》成为90年代中国第一个录像装置作品。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北京的宋冬、尹秀珍、王晋和“新刻度小组”,杭州的张培力、耿建翌以及广州由陈邵雄、梁矩辉、林一林、徐坦组成“大尾象小组”。这段时间,艺术家在“日常”的观念下,转向与和物质对话或和自己身体对话,或采用影像,或利用个人经验,或利用自己身体和行为共同建立场景,或以个体来建构现场,或和日常行为生活结合在一起。

这段时间,一批和80年代艺术家身份不同的自由艺术家在北京增多。他们群居在北京周边的农村,当时被称为“盲流”艺术家,以当代艺术为职业,彻底放弃进入国家体制内,他们成为中国最早的职业艺术家。1992年,马六明、张洹、苍鑫、朱冥等人在北京的“大山子”定居,称为“北京东村”,随后在宋庄、望京、通县等地出现了不同的艺术家群居点。在90年代逐渐建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生存方式,圈子内生存,更多的参与海外展览,逐渐进入国际市场。1995年前后,马六明、张洹、苍鑫、朱冥等东村行为艺术家也将集体意识转向了个人感受。马六明创造了具有性别幻灭的形象《芬·马六明》,张洹则以身体极端忍耐的方式对自我生存状态提出了质疑,苍鑫的作品充满哲学式的病房意识。1995年,他们集体创作了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任戬、余虹等人组织的“新历史小组”针对消费时代创作了作品《大消费》。在广州,林一林尝试在马路上筑墙。体现了新时期,人的角色转化和价值新标准。

本版撰文:信息时报记者 张玥晗(除署名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