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心理医生支七招应对“地震恐惧症”

2011年03月19日 10:46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新华网沈阳3月19日专电(唐葵阳、范春生)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及随之引发核泄漏事故以来,对我国一些地方的民众心理产生影响。记者从辽宁省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获悉,近几日该中心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铃声响个不停,对此心理医生提醒患有“地震恐惧症”的市民:灾难面前莫恐慌,强健心理保健康。

沈阳市民王淑梅是一个非常开朗健谈的人,工作也很努力,经常被同志称为“工作狂”。最近几天,她突然变得很烦躁,经常找理由不上班,买了好多的食品和盐、海苔、矿泉水、防辐射衣服、口罩等物品放在家里,其他地方一概不去。本来擅长上网的她,现在连电脑都不碰,连家人都受到限制,不让孩子上学、不让爱人上班,不让他们用电脑,不让自己和家人接触可能有辐射的东西,总是担心随时发生地震,担心受到任何辐射。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医生梁光明告诉记者,最近一周,类似于王女士这种处于“恐惧状态”的人并非个例。日本地震,由“核辐射”引起的心理恐慌正在困扰一部分人,甚至对一些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地震,导致了一些不合适的行为,增加了潜在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为了应对这类不良倾向,梁光明支七招予以破解:

一是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相关信息。相关权威部门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等渠道进行相关知识的解读与宣传教育,避免人们误信非正规渠道而来的传言和谣言,以讹传讹,加重恐慌氛围,以至产生不恰当的应对方式。

二是每个人要了解,在灾难面前的恐慌心理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有助于提高身体防御能力,是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每个人都会有情绪反应,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防护能力不同,一般持续1周到1个月不等,随着时间会慢慢趋于平静,所以不必阻抗这种情绪。

三是了解与学习正确的防护知识与信息,进行科学的预防,避免过度防护,甚至带来副作用。

四是注意日常心理防护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进行适度的锻炼,丰富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与家人、朋友、同事多进行沟通交流,彼此给予相互支持,增强信心,减少灾难对心理造成的冲击。

五是对于一些心理防御能力较弱的群体要进行特殊引导,这些群体主要是青少年儿童、老年人、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既往经历过灾难事件的人群,由于这些人群对于相关信息的真实正确性识别评价能力较差,会更容易受到心理影响,所以要尽量在这些人群面前减少相关问题的讨论,必要时减少这些恐慌信息的透露,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由具有权威形象的人给予适度引导。

六是对于经过自身调节仍然不能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的人,建议进行心理咨询,寻求专业人员帮助,避免带来继发疾病影响。

七是对于亲历过地震的归国人员,建议家属多给予陪伴,增加安全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减少心理上的阴影,尽快从此情绪中解放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