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家
谈热点财经话题,请大家来谈。每周一,在这里,我们既恭候大牌专家的高见,也欢迎每一位普通的亲历者和旁观者参与讨论,有疑问、有观点,请留言openweek@vip.sina.com
在内地购买奢侈品,总要忍受“不平等”的待遇:不够新潮的款式,不够专业的服务,最要命的还是比欧美日韩高出一大截的价格。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称,将解决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我国内地的销售价高于境外价的问题,采取的方式包括合理税制、完善物流等措施。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大牌奉为“最大市场”的同时,中国消费者什么时候才能不再扮演“冤大头”?
后果很严重!
中国进口因此被低估数百亿美元
在中国内地买奢侈品到底有多贵?商务部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等20种高档消费品品牌中,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这带来了一个结果: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像抢购大白菜一样抢购LV的中国客。由于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让中国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姚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市场价格存在差位是国际市场的常态,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又不太公平。首先,大量中国游客从境外采购商品回来,有人说中国的个人单次境外采购量大概是1000美元,但中国游客们带回来的商品并没有计入到海关统计里面,这实际上导致对中国的进口低估了数百亿美元的规模,也就会影响到对贸易平衡的判断。这种情况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不太合理,也不公道。
屠新泉(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教授)
目前消费者都是通过出国或者网络代购的方式去采购这些奢侈品,这实际上对中国国家自身的税收和零售业都会造成一定损失。既然同样是消费,如果能把消费环节引入到国内,肯定会对国内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问题很复杂!
境内外价格倒挂的,不仅仅是奢侈品
在奢侈品乃至日常消费品的销售中,还有多少水分可以挤掉?税收方面,目前我国奢侈品进口关税一般是15%到25%之间,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通方面,我国商业流通各环节存在着繁复杂乱的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畸高。
姚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内地奢侈品价格高于境外,是由多个因素造成的。一是跨国公司在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方面有所差异;二是内地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比较少,消费者的选择也比较少;三是不能回避我们对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包括关税、消费税。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综合的对策。进一步给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资的运营企业创造好的国内分销运营环境。此外,虽然中国有大量加工贸易在内地制造,比如一些电子产品、高档服装,但是按照现行政策,这些产品在中国加工以后必须出口,而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我们现在正在和海关总署和税务部门完善加工贸易产品的内销政策,通过税制进一步合理化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也需要跨国公司、零售公司能够给中国内地市场合理的价格定位和销售策略。
马光远(资深政经评论人)
降低关税和内地流通环节的税收,减轻零售企业负担是一个可行的办法。除此之外,恐怕更多的是要培育良好的“消费文化”,形成比较文明的、对奢侈品本身能够理性看待的消费观念,避免品牌生产厂家策略定价。境内外价格倒挂的并不仅仅是奢侈品,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一些非常普通的国际品牌,甚至很多是在国内生产出口到境外的,价格也比在国内便宜。奢侈品可以拉动内地消费,但奢侈品不管如何奢侈,其在整个消费中的比例也是微乎其微的。要真正促进消费,制度应该把更多的关怀给一些大众品牌,通过降低这些品牌的中间环节和流通环节的成本,降低大众品牌的关税,拉动大众化的消费,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希望还渺茫!
降税不等于降价,奢侈品定价与成本无关
降税和降低流通成本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奢侈品的最终价格,学者和业界有着并不乐观的看法。但几乎所有的奢侈品业人士和奢侈品拥趸们都会告诉你,对于奢侈品而言,计算成本毫无意义,无论布料的价格,还是过路费,最终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大牌们手里。
赖阳(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奢侈品价格高的根本原因是奢侈品品牌的定位问题。有一些老牌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较早,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价格可能定得较平,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中档品牌,吸引力下降。相反,一些后进入的、在国外很大众的品牌,进入中国的定价是在国外的10倍,有意把品牌定位高端。当消费者并不了解一个品牌的时候,他是通过价格形成对这个品牌的认识。另一方面,比如以目前国内的标价为价值系,消费者在国外购买会有一种“超值”的感觉,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购买欲。相反,如果一些大牌的价格降了下来,消费不一定会转移到国内,却会有消费者觉得它不值钱了。就像茅台酒一样,一两百元的时候没人买,一两万元的时候很多人去抢购。降低税率会对一些产品的消费转移到国内有所帮助,比如化妆品、奶粉、苹果等电子产品,但是LV、Burberry却不一定会降,这是一种定价策略。
金小姐(时尚媒体广告总监)
我并不觉得短时间内内地奢侈品价格会向境外看齐。对于奢侈品价格敏感的往往是一些流动性强的消费者,比如刚刚毕业但又向往名牌的学生等不是主流。从奢侈品的广告投放看,以杂志和少部分的户外广告为主,从不上电视,说明即使在中国,他们也会对客户群进行筛选,避免品牌被大众化。而他们的主流客户群恰恰是最不看重价格的。何况,内地的奢侈品销售还有相当大部分是礼品,成本对于奢侈品而言真的不是定价的重要问题,他们只用考虑在成本后面再加几个零才能凸显他们的品牌地位。晨报记者 刘映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