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钱婵娟
昨日,上海国际车展落幕。然而,中国汽车从生产大国迈入创新强国之路才刚起步。
上海车展创办于1985年,当时有22个国家和地区,共328家厂商参展,展馆面积约1万平方米,前往参观的观众只有2万人。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时的车展更像现在的游艇展,轿车对多数参观者来说可望而不可即。
“那时的车展是为了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昨日说,加入WTO是中国车展的一个分水岭。也就是在2000年,中国的车展上出现了自主品牌的身影。
然而,直至2009年的上海车展,吉利的小劳斯莱斯还一度引来国内外媒体的热议,但这届车展上,国外媒体的焦点早已转移。
本届车展上,比亚迪已经能经受住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文德恩用测试笔来测量其展车的漆面鲜映性和汽车缝隙。据说,文德恩对比亚迪汽车的造型、发动机、电动车,感到很惊奇。
而在以前,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自主品牌为外国人所周知的,客气点,只有“模仿”两个字,不客气的,直接贴上“抄袭”的标签。10年时间,自主品牌正由配角走上主角席。
回看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车展,主办方特意将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安排在同一个展馆,同台唱戏。“自主品牌有实力与国际品牌对垒。”主办方这样说。
不过,正如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所说,从上海车展上既要看到中国自主品牌的进步,也要看到差距,特别在高档汽车领域,差距还非常明显。
是的,豪华车在本届车展上的热卖,正敲打着中国汽车人的心,什么时候中国能有一款叫得响的中高级车、高级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