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跟着旅游闯市场——甘肃省杂技团改制调查

2011年07月25日 15:53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新华网兰州7月25日电(记者王艳明)不演不赔,一演就赔,这是改制前甘肃省杂技团的境况。随着体制转变,跟着旅游闯市场越走越顺,甘肃省杂技团不但演出有了奔头,职工也尝到甜头。

主动“下海”跟着旅游闯市场

受电视、网络等传媒和娱乐方式的冲击,2000年以来,在兰州到剧团看杂技的观众越来越少,特别是在2006年前,甘肃省杂技团陷入了内外交困,节目没新意,演出场次少,职工没收入。

“一年只演出几十场,一个月只拿四五百元的工资,连养家糊口都有困难。”提起杂技团发展陷入困境的日子,甘肃省杂技团许多演员都感到“不堪回首”。

“日子越来越难过,不改不行,必须要找出路。”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林安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杂技团连职工几百元的生活费都发不全,不演不赔,一演就赔。

“当时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杂技演出节目单一,吸引不了观众,要吃饭,必须得有适应观众新需求的节目。”李林安说。

李林安在充分调研后发现,当时我国西北的杂技剧还是空白,为什么不拍一部敦煌题材的杂技剧?在甘肃,还有什么能比敦煌文化艺术更吸引人呢。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创排和打磨,2007年11月底,一台名为《敦煌神女》的杂技剧终于在兰州首演。

“观众评价很高,认为该剧既有精彩的杂技表演,又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同时结合武术、魔术、舞蹈、音乐等综合表演形式,极富观赏性和艺术性。”首演的成功给李林安和甘肃省杂技团极大的鼓励。

于是,在同敦煌市协商后,甘肃省杂技团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出资2000余万元改造敦煌市电影院为敦煌大剧院。

2008年4月《敦煌神女》在敦煌大剧院上演,来自海内的众多游客很快被这台舞台上的敦煌艺术所感动。

从此,《敦煌神女》扎根敦煌开始演出,名气越来越大,成为游客到敦煌必看的“风景”。

“我们近3000万元的投入已经收回了1000多万元,目前杂技团运转顺畅,改制已经步入了稳定轨道。”李林安说。

体制转变 职工收入成倍增长

“演得好了,演出多了,收入也就多了。”作为一名甘肃省杂技团的老演员,韩虎现在满脑子想的事是如何把每一场戏演好,让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出彩。

可在几年前,他可不是这样想,因为在改制前的一段时间,甘肃省杂技团的日子也很难过。

“2006年的时候,连电话费都掏不起,演出一场,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吃、住、劳务费都不够,可以说是演一场,赔一场。”李林安说。

演出没收益,内部没活力,一些年轻的演员离开了甘肃省杂技团,其中就包括韩虎。

“我是2008年底离开的,当时演多演少一个样,到了月底就1000多元的死工资。”在社会上闯荡了近一年后,韩虎又回到了甘肃省杂技团。

“回来是听到了改制的风声,多劳能够多得,而且在杂技团干了很多年,毕竟有感情。”

让韩虎高兴的,此次改革不光是换了个名字,而且让一线演员看到了希望。

2009年8月,甘肃省杂技团被文化部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也是甘肃省文艺院团中唯一一家转企改制的试点单位。

在完成改制前的清产核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成立董事会、制定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后,2010年4月,甘肃省杂技团进行了工商注册,正式改名为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

改制带来了活力,2010年,甘肃省杂技团创排的《敦煌神女》演出达到了659场次,演出收入600余万元,演出场次和收入均较改制前翻了一番。

“我现在一个月拿4500多元,是改制前的3倍,就连实习生每月也能拿到2000元。”对于现在工作和收入,韩虎比较满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