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百名美术教师“亲密接触”毕加索

2012年03月12日 07:3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系列报道之五

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已经热闹开展了一段时间,慕名前来欣赏大师真迹的有普通市民、高校学生、公司白领,本土艺术家,其中美术老师占了很大比重。3月9号一大早,成都当代美术馆刚一开馆,就迎来了由武侯区教育局组织的近百名小学美术教师,老师们一边认真听着讲解,一边专注地看着画作。

有一位姓伍的女教师把目光锁定在毕加索的雕塑《牛头》上,她很激动地说:“以前我只是在画册上看到毕加索的油画,今天是我第一次直面毕加索真迹,没想到他的雕塑作品竟然也让人这么震撼。”还有位老师现场点评,这次毕加索大展很全面,囊括了大师少年至晚年8个创作时期的作品,参观者可一睹其不同绘画阶段的代表作。8个创作期分别是童年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以及田园时期。“展品中有《赤足女孩》、《雕塑家》、《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朵拉·玛尔肖像》、《玛莉·泰瑞莎肖像》等传世名作,这些都是读懂毕加索的一把把钥匙”。

不少观展老师表示,这次展览令他们获益匪浅,不仅让他们获得了艺术灵感,而且还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启发。他们在现场拍摄了大量的画作照片,准备带回去制作成幻灯片给学生们播放。“我们想把大师的艺术灵感、构图方式和绘画表现形式传递给孩子们,让这些顶级的绘画来感染孩子,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大展不光极为欢迎美术教育工作者前来观展,同时也希望美术老师也能带着学生来接受顶级艺术熏陶,因为“小小毕加索”少儿绘画大赛还在持续进行中。

借助毕加索中国大展成都站展览的学术契机,不久前,近30位国内知名批评家和艺术家齐聚成都,围绕毕加索的创作轨迹和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艺术展开高峰论坛。策划此次论坛的著名评论家陈默介绍,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得国外现代艺术资讯开始进入中国,其中对现代艺术的兴起影响巨大的,首推毕加索。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