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到艺术,回到最基本的感知

2012年04月08日 03:53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徐坦,叙述与诉求-在台北谈“新自由主义”,2011-2012》

黎清妍的画作是这次展览中最不那么“观念”的作品。她对人物情绪与动态的表达,往往有与众不同的感受。

《白双全,广州笔记,2011-2012》  艺术家把在广州的所遇所想做成笔记,这条笔记闭合状纵向环绕了维他命空间一周,在地板上、墙角中、天花板上,观众进行的是一场独特的阅读体验。

《田中功起:一架被五位钢琴家同时演奏的钢琴(首次尝试)2012》  五位钢琴家的“表演”被记录下来,最由田中功起制作成一部长达55分钟的电影。

李杰的作品《我只想变成物件》

颜峻的《南丫岛日记》,墙上的文字是他这个声音作品的引子。

上次影像展结束之后拆除的隔板、木条堆在维他命空间的门口,这是个象征,或者是件装置——艺术家白双全希望新的展览可以从上一次展览结束的地方开始。白双全的作品《广州笔记》呈线形环绕着整个空间,与空间里那些声音作品构成奇妙的呼应。维他命空间举办的展览“感知的训练”已经开幕了近一周,这是个适合独自、或三两人慢慢观看的展览,感知的训练,在放弃固化的观展理念之后发生。

学习感知,而不是阐释

李杰的作品《我只想变成物件》系列占据了空间中两面墙。这位香港艺术家一直以来关注着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曾用颜料绘画的方式绘出许多桌布、床单之类的用品实际使用并分赠朋友,在他看来,从生活中提取某个物件、某个场景来描绘成艺术品是不够的,作品不应该成为一种仅仅被观看的客体。此次的作品可以说是架上绘画与环境装置的一种“拼贴”,他所使用的日常产品,不是以静物绘画,而是以概念与感受的方式画在画布上,然后与旁边装置的灯光、开关、纸篓等共同构成一种场景和氛围。

这种感受是与消费和物质有关的,因为李杰选择的表现客体都是他私人心水的品牌——常抽的一种香烟、常用的一种男士洗面奶唇膏……但它们既不是表现对物质的迷恋,也不是表现对消费时代的批判。他体现的,其实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个体的感知。对这些品牌同样有过使用经验的人,会对此会心一笑,像找到秘密的盟友,借由共同经验点找回个人生活的感受。李杰参加维他命空间主持人胡昉的“一分钟朗读”项目时,选取朗诵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里面的一段,并解释说:“一个个体如何生活在一个城市,尽管在万物丛中,却有如独处而空无一物。这就是个体能依靠、生活和存在的最后一个藏身之地。”这也是我在他的这些作品中感知到的感受。

这里我们谈到了感知。感知是人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我们所习惯的一种观看方式中,这种能力在渐渐消退。布展的时候,工作人员曾经对李杰的这件作品阐释说,电源开关代表了工业社会的精确、高效与冰冷,画作本身传递一种人在社会中被规定的焦虑——对于这些判断,维他命空间策展团队评论说:“这就更加证明了我们这个展览的必要性:人们已经习惯了某种观看模式,习惯了阐释而忘记了感知的基本能力。”

从感知出发,放弃预设的结论

感知将会产生结果,但感知本身不预设目的。艺术家徐坦常常感到恼火的是,他工作的方式往往被人误解为社会调查。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期间,徐坦在台湾及台北当代艺术中心(TCAC)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坊,以“艺术体制、新自由主义、财团介入、文化政策”为线索,采访了大量台湾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策展人、画廊等人士,这些采访录像构成了他的作品《叙述与诉求-在台北谈“新自由主义”,2011-2012》。这件作品放置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围绕着扭曲的圆桌,持不同观点的受访者在8件视频装置中同时发声。声音来自不同的角度与高度,混合成一个像争论一样的场域,时空在此被巧妙地抹平了。在这件作品中,徐坦关注的并不是他们每个人的具体观点,也不想明确给出自己的结论,而是在探讨不同环境对谈论者的影响:当声音与观点足够广泛的时候,呈现出的就不再是泾渭分明的几条路线,而变成一组既有明显区别也在边缘相互融合的“光谱”。

同样并不预设答案的影像作品还有田中功起的《一架被五位钢琴家同时演奏的钢琴(首次尝试),2012》。“故事”发生在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运动捕捉工作室”。五位钢琴家围坐在一桌, 一个摄制组,三台摄像机。在工作室的白板上有如下的“要求”:所有人必须一起弹同一架钢琴。五位钢琴家应要求编写一首“集体创作”的乐曲,并在第二天现场演奏。与此同时,五位参与者将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参与一场关于音乐的小讨论,他们中有一位的专长是“即兴演奏”,两位是研习古典音乐,另两位的专长是爵士钢琴。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有多次的失败,但最后他们合作出一首不错的乐曲。两天的集体创作、讨论、演奏的同时,他们的“表演”被记录下来,最后由田中功起制作成一部长达55分钟的电影。这件作品最有意思的是,艺术家本身消隐在镜头之外,田中功起不懂作曲,也并不确定这种五人协作的演奏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在观看这件作品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抛去概念的预设。

感知的训练

黎清妍 李杰 田中功起 白双全 徐坦 颜峻 维他命空间 3月25日~5月31日

谈艺录

我觉得要找出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问题所在,如果问题找出来了,你就会知道它的弊端在哪里,就会避免这些错误继续发生。实际上,这些问题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只不过没有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比如说观念化、宏大化、市场化,还有做展览时把许多装神弄鬼的东西加进去。我觉得艺术要回到朴素和真实的状态,哪怕很小的一张白纸或很小的雕塑。从真正的朴素状态开始做起,艺术才能慢慢的成长,变成一种有力量的东西。要重新回到朴素、感人,把自己表达清楚,让人心痛,艺术要从这里开始。哪怕只展出一件作品,可能来看的人并不多,但是能感动几个人就足够了,然后这几个人对别人诉说,感动了身边的人,慢慢就生效了。

——张大力,艺术家。在近期的对谈《张大力: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中,他提出中国的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把玩的对象。

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在这种新的社会空间和媒体空间中,原来占很大份额的形式批评大大减少了,讨论某人作品的这一笔、这一图的意味不再重要——无非也是解释出来的——更方便、更容易博取眼球的是解读这个艺术家和那个艺术家类似作品的差别,或者这个艺术家作品和流行风尚和社会大事件的关联。以致现在多数针对艺术家的批评都变成了新历史主义范式的批评——结合经历、社会、创作的综合性判断、比较、解说。

——周文翰,艺术批评家。在文章《如今“写作”已成“项目”》中他对当下艺术批评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没有自然意识的艺术观就像没有社会意识的艺术观一样,都是不完整的。我们的祖先因为在自己的艺术观中包含丰富的自然意识而彪炳古代世界艺术史。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和当代艺术注重气候、环境和自然的趋势中,我们如何运用当代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和材料,将祖先在人与自然意识方面的贡献转换和提取出来,形成符合当今艺术方向的新的视觉形象和风格,将是我们与西方艺术跨越彼此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而形成的隔阂和错位,在完整的艺术观视野中相互吸收和融合的最好途径。

——高岭,艺术批评家,即将在广州美术馆开幕的《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项目展第二回——第三自然:中国再造》展览的策展人。在这次展览中,他希望新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理念能够重新调适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既不是像西方风景画中的人已经被风景化了,成为风景的点缀,也不像中国山水画中的山水被高度拟人化了,成为人的智力游戏,而是人与自然共在同构、双向化合的协作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件作品 艺术 展览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