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有多少“世界名牌”,不过是“洋马甲”

2012年04月13日 07:0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吕林荫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采写/本报记者 吕林荫

这段时间,意大利政府机构来华打假,揭开了不少“伪意大利名牌”的神秘面纱。

然而,被傍上的又岂止意大利,号称源自法国、德国、英国的“伪洋品牌”同样不胜枚举。一个在全国各大商城、商业街风靡的“老人头”品牌,据查竟有不下十个不同版本,从意大利到法国,从英国到荷兰,从台湾地区到香港地区,其血统之杂乱令人咋舌。

记者在一些中高端商场里发现,本土品牌几乎踪影难觅,而血统模糊的“狄诺”“里拉”“托尼”“帝尼”倒比比皆是。

这些“伪洋品牌”究竟从哪里来?又为何能登堂入室,颇受欢迎?遭遇“伪洋品牌”,消费者该怎样维权?对此,记者作了一番调查。

“老人头”品牌血统杂乱,不下十个不同版本

今年2月,胡先生在北京出差时,因穿去的皮鞋脱胶,临时到北京王府井百货花费近2000元购买了一双“老人头LEONADO”品牌的皮鞋。“这双鞋在北京穿了3天,回到上海就收起来了,前两天又拿出来穿,没想到才穿半天,鞋头就开裂了。”说起这双价格不菲的“老人头”皮鞋,胡先生一肚子火。

正想着怎么向远在北京的商家讨个说法,胡先生在网上看到了意大利政府机构来华打假的消息,打假名单中有一家名为意大利老人头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品牌名称是“老人头Larento/Laorentou”。“这两个 ‘老人头’是一回事吗?我是不是上了‘伪洋品牌’的当?”带着胡先生的这个问题,记者作了一番调查,结果令人咋舌。

北京王府井百货的网站上,介绍 “老人头LEONADO”为“意大利乃至欧洲服装皮革业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在欧美、日本、中国等地分别注册”,称该公司曾因设计和生产意大利军装闻名于世,1963年以邮票上达芬奇的头像为蓝本,设计了著名的老人头像图案作为商标并注册成功。1985年,老人头由香港华远引进中国市场,那时是国内市场唯一的进口品牌皮鞋。而在被打假的意大利老人头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网站上,其品牌描述与王府井百货网站上的颇为相似。

对此,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知识产权部北京工作室负责人表示,该“老人头”品牌在意大利无人知晓,“意大利老人头国际发展集团”在意大利和香港都不存在,“Larento”或“Laorentou”无论作为商标还是公司名称,均未在意大利进行注册,生产意大利军服的“老人头”也是子虚乌有。

更让人意外的是,记者在查询“老人头”品牌信息时,还发现了不少其他“老人头”,比如声称在香港上市的英国老人头、意大利老人头品牌KASILEIDENG、法国老人头KUGUM、荷兰著名企业家 DAI·XIAOLEI(小雷戴)先生创办的法国老人头国际服饰集团……林林总总,仅服装领域就不下十个不同版本。个别公司网站上还列出了品牌打假信息,指称服装市场上其他众多源自法国、意大利等国以及台湾与澳门地区的“老人头”均系冒牌。

截至记者发稿时,多家公司已从网站上删除了有关“洋血统”的介绍。

“留学意大利4年听说的服装品牌,还没在国内商场逛一天见到的多”

“××狄诺”“××里拉”“××帝尼”“××波尔”……在上海多家商场男装区域,记者发现男装、男士箱包鞋类品牌大多洋味十足,有的是从英语、法语等洋文“音译”而来,有的是一长串让人不知该如何拼读的字母。类似的“洋”字号差不多能占到男装专柜的九成甚至更多。

据记者观察,商场男装区的中高档品牌,以宣称来自意大利、英国、法国的居多,但细看标签,不是找不到产地,就是中国制造。这些服装价格不菲,往往一件普通衬衫售价千元,西装动辄上万元。

一位留学生打趣道:“我在意大利留学4年,听说过的服装品牌还没有在国内商场逛一天见到的多!”

好端端的国产品牌为何偏爱穿身“洋马甲”?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邬盛根指出,企业行为是受消费心理影响的,一些企业之所以愿意起洋名或者傍名人,往往是为了迎合受众的心理需求。不少消费者看不起国内品牌,商场在招商过程中,便也向洋货倾斜,觉得国货低了一档。这不仅折射出消费心理的不理性、不健康,客观上也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坎,令自主品牌在逾越时阻碍重重。

“洋马甲”有三种穿法,洋商标注册成本并不高

那么,这些本土品牌又是如何穿上“洋马甲”的呢?记者从目前已查处的“伪洋品牌”案例中了解到,商家的“洋马甲”有三种来源。

第一种是完全没有国外背景,仅凭商标注册借用国外地名来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第二种是以“国内生产、国际注册”的方式运行。比如,标榜自己是意大利品牌,可从设计、加工到销售都在国内小工厂里完成,和意大利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在意大利注册了商标;“国内生产,保税区一日游”方法较前两种稍费周折。商品在国内生产,然以出口形式在欧洲国家或者保税区内转一圈,回来后便成为进口产品。当然,商家的周折不会白费,周游一圈后的产品身价暴增十倍甚至更多倍。

一段时间以来,企业注册境外商标已被业内看作商品的升值过程,“这在南方发达省份相当有市场,服装企业和纺织企业需求量最大”,有着多年商标注册从业经验的史先生认为,正是这种心态使得境外商标注册公司的生意兴隆。

记者了解到,这些境外商标注册公司代理境外商标注册的地区主要包括亚洲、欧洲、美洲等热门国家和地区,查询费从500元到2400元不等,申请注册费最低3000多元,最高约为13000元。注册时间最长48个月,最短只需3个月,商标有效期则可达10年。

假冒洋品牌,实是一种隐形欺诈

由于这些穿“洋马甲”的商标在国外根本不使用,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消费者一般也不会去国外查询,打着洋品牌的旗号到处宣传一度成了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建民认为,这种欺骗手段非常隐蔽,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能力辨别商标、产地的区别。这种行为虽然构不成欺诈,但可以构成“重大误解”。消费者发现后,可能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但可以要求解除买卖合同。

林悟江律师则表示,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商家对商品名称和商标有自由选择权,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公司在产品宣传中,明示或暗示产品是进口货,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对于虚假宣传,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予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对此,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厂家只要明确标明了生产产地在国内,就不构成消费欺诈。但如果厂家假称国外生产,并以此向消费者宣传,就构成欺诈,消费者如掌握证据,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另外,也有法学专家建议,应当加强公司信用方面的立法,使违背诚信经营原则的公司付出应有代价,也可以此促使市场向诚信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