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凯伦·史密斯:重要的是发现艺术作品

2012年05月06日 04:01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发光体1号: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英)凯伦·史密斯 著  白冰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年4月

凯伦·史密斯 Karen Smith   在北京工作的英国艺术史学家,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的中国当代艺术。凯伦·史密斯在中国已生活20年之久,她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写作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她为各种期刊和展览文献撰写了涉及众多主题的文章,她也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一书的合著者。她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20年了,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与巨变,发现艺术,评价艺术,并向世界推荐来自中国的艺术发现。作为一个策展人,凯伦定期在中国和国外策划展览。  

在短短数年间,中国的当代艺术领域迎来了爆炸性的增长,每年举办的展览快速增长,其中展出了中国艺术家成千上万的个人作品。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好的作品?有多少是值得收藏乃至被历史铭记的?

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凯伦·史密斯试图以一种个人化的角度,将出现在中国公众视野里的杰出作品挑选出一部分记录在册,她的新书《发光体1号: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就是这个尝试的结果。4月18日,这本书在北京首发,关注和推介中国当代艺术20年的凯伦·史密斯,在首发式上谈及她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见解,“我一直认为,个人的艺术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发光体》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倾力报道那些最受推崇的中国艺术家,它真正关注的是艺术”。

现场 耐不住寂寞的艺术家很可惜

4月18日下午,凯伦·史密斯的《发光体1号》新书发布会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她在现场发表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见解,并与到场嘉宾和观众对话。

凯伦·史密斯透露《发光体1号》自2011年底开始筹备,初衷并不是为了倾力报道那些最备受推崇的中国艺术家,而是从真正关注艺术本身为出发点,介绍了2011年44个当代艺术展览展出的高水准艺术作品。其中既包括若干在艺术圈内备受尊崇的艺术家,也有初出茅庐的新锐艺术家。入选作品除了限定是2011年初次展出的作品外,没有任何其他的限制,“要的只是一个才气逼人的视觉想像力,一个经验丰富的执行力,一幅大师级的艺术作品”。“发光体是一个尝试,它尝试以一年为单位,将出现在中国公众视野里的杰出艺术作品挑选出一部分记录在册。从2012年开始,发光体系列将持续为公众提供一个值得回忆的著名作品回顾展。”凯伦说。

凯伦开始是学油画的,并不是纯粹做艺术理论研究的。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扮演着中西方当代艺术桥梁的角色,为西方的艺术机构和中国艺术家的交流做了很多工作。

谈及中国当代艺术20年的最大变化,凯伦认为,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展览的频率与质量上。90年代中国大陆的画廊数量非常少,重要展览一年也就有两三次,现在已经大不同,观众可以有选择的去看很多展览。展览对于艺术家很重要,做得好是艺术家的很大肯定,但如果展览太多,又会给艺术家带来压力,让他们忙不过来。

你感觉中国当代艺术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存在遗憾的?

凯伦:很多艺术家,我看他们可能很年轻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做的特别有意思,抓到很有意思的东西,想法特别活跃,但如果开始觉得没有人关心,他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特别容易觉得是因为他的艺术错了,他的艺术不受欢迎,然后他就开始看旁边,这个好像比较成功,是不是要往这个方向走。其实前卫是意味着你走在前面,因为你有突破性,需要时间让别人来了解。所以要是艺术家还没有得到认可时就开始怀疑自己,我觉得这有点遗憾。

你对这样的年轻人有什么样的建议,让他们能够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

凯伦: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今天你做一个艺术家有什么目的。因为上世纪90年代初的艺术家,脑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他就是艺术家,这个就是在他的血统里面。但是今天,我们知道从2000年左右学院开始扩大,学生特别多,在八九十年代每个班里面,比方说有10个人,出来的艺术家可能会有一大半。但是在2000年之后,一个班里面有50个学生,能够当艺术家的人可能不到5个。

所以艺术家要真诚的面对自己,问自己为什么要当艺术家。如果是因为要真的做艺术,那好,可能你的路会有一些苦的日子,但是坚持,你过了这个苦的,可能会得到你想要的。如果就是为了发财、出名,这个也是好的,但是这个路是不一样的。

自述

希望在将来它们依旧是重要的

首先,我一直很有针对性地在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当时那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基本上都有着其核心内容。第二,常常有人问我哪里能看到在中国展出的那些作品。后来,我在阅读一本以二十世纪末艺术品为主题的书籍时,这个问题再次铺展在我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反复重申个体作品的重要性。因此,就有了这本《发光体》。对我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更为实用,希望也是隽永深长的展示途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里陈述的亦是我个人对这些作品的感受。或许,对策展人和评论家来说,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平淡无奇的闲聊,但是,对今天大多数人来说,让人讶异的地方,就是在通过互联网搜寻或浏览艺术品时会有着同样的心力和脑力速度。从快速的眼球运动到快速的心智活动,大脑所计算的是一个广义化了的信息集成,即形式、色彩和知觉的笼统组合。今天,许多人眼中所见的世界就是通过屏幕看到的那个日益二维化了的、单一块面的世界。但是,这样的环境并不适用于艺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艺术家会特意创作一个作品只为了在iPad上观看。艺术是理性和感官的综合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就如我展示在本书中的那些作品一样。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作品都是优秀和令人难忘的,甚至,是卓越超群的。希望,在将来,它们依旧是重要的、有影响力的。(节选自《发光体1号: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