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小物件

2012年05月08日 10:45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陈志泽

有的小物件,就是说不出名字。家里有把刮瓜皮的小物件就不晓得叫什么好。本地话有个读音,可是写不出来。它没有巴掌大,黑铁皮做的,完全黑色。只有窄窄的一头,稍有高低的不到两寸长的刀口,才是白的。另一头铲子形的刀片,则因不常用,也是黑的。用来刮瓜皮以及薯皮、芋头皮等一类东西的这种小玩意,也许可以勉强称它“小刮刀”;这种小物件虽不起眼,可家家户户的厨房少不了它,我家里就有几把。而说来不可思议,我觉得最好用、最常用的一把,竟是40年前就使用的“传家”之物。更奇怪的是,40年来我搬家多次,最遥远的一次是从戴云山区搬进城市,扔掉了不少东西,竟然没有将这样不值钱的小物件丢弃。来在城里搬来挪去的,也没有扔了它。儿子曾买来漂亮的不锈钢刮刀,可我用不惯。这些年,我用的一直是这一把。

当然不会忘记送这小物件的同事。她是与我们夫妻俩在同一所中学任教的许老师。山区盛产角瓜,学校里的老师几乎都随便在什么角落种上一两株,丰硕的角瓜也就哗啦啦挂满了藤蔓,够自家吃的了。有一回,许老师忽然挨家挨户给住在学校的家属区的老师送这种小物件,说是“回老家,见到这小物件就带了一些来,刮角瓜皮凑合用用。”脸上有几分不好意思。许老师想得真是周到,那时,我们住校的好些人家就没有这小东西,但又不留心去买,每次要用了才想起它,只好互相借用;有时将就着用小刀、菜刀削,很是费力费神,还削不好。现在有了它就方便了,大家都说许老师想着别人,花了钱,还大老远磕磕碰碰带这么几十把,真是好人哟。我们家也就从那时起,用许老师送给的这把小物件刮角瓜皮,没想到一用用到现在。

离开山区后角瓜吃得少了,但别的:地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还是常吃。近年还常吃淮山,这一把小物件的使用率就更高了。我是个很自觉帮厨的勤快人,这一把小物件的使用者差不多就是我一人了。小小刮刀,可以刮,还可以剜,可以剔,可以切,可以施展掌中的各种小手艺。它不需要打磨,但经常的使用磨出它既不钝又不是太锋利的“度”,正好放心随意使用,利索又安全,从来不伤手。正宗淮山歪歪扭扭、坑坑洼洼的,缝隙、沟回还特别多,我用它竟然得心应手。

包括我在内的这种小物件的使用者大约都实用得很,用时拿来,用毕就随便角落里一扔。它沾着泥土、瓜皮屑,也很少洗一洗,擦一擦,想不到它竟然不锈,还“化合”出自己的保护层。它越来越黑,黑得深沉、黑得厚重,唯独刀口一直是雪亮的。

我的这把小物件40多岁“高龄”了,却越来越硬朗、精神。我有时瞥它一眼会想,这小物件,其实蕴涵着大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小物件 瓜皮 传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