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象形符号造《地书》

2012年05月09日 03:15
来源:重庆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出生于重庆的著名艺术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在创作《天书》系列作品之,又推出了相对应的《地书》系列。除广西师大出版社在4月出版《地书》一书外,“徐冰个展:地书”日前也正在上海沪申画廊举行。《地书》到底是一本用什么“语言”写出来的书?为什么号称任何人都能读得懂?本期《艺术周刊》,重庆晨报记者带你来阅读这本神奇的《地书》。

象形符号造《地书》

徐冰不用一个字

历时7年创作出新象形文字作品,“徐冰个展:地书”上海展出

历时7年创作

展示创作过程

20多年前,徐冰潜心发明了4000多个假汉字,做出无人能懂的《天书》,而《地书》则是这一探索的延续。《地书》是徐冰历时7年创作的新象形文字作品,是一本可读小说,全书分24章节,翻译成中文大概是一本14000字的书籍,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程度,只要被卷入当代生活的,都能读懂这本书。

走进徐冰在上海沪申画廊的个展现场,没有一幅幅单独陈列的艺术品,这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艺术展览似乎不太相同。策展人马修告诉记者,徐冰创作的地书本来就是与众不同的艺术品,因此展览也要有特色,“这次展览的本身就像是一件大型的装置艺术作品。”

走进展览现场,你会发现许多书堆成了塔状,仔细一看,有点像是著名的巴别塔。原来,这是由2000本《地书》做成的一件装置艺术品。再往里走,你就能看到《地书》的庐山真面目。这里展出了徐冰自2005年开始创作的7本手稿,还有一些细节照片。而由《地书》内容制作成的木版画,更是将《地书》中的符号清晰展示在观众的面前。用马修的话说,这次展览更像是一个文献展,将徐冰从开始创作《地书》到最后成稿的全过程展示给观众。

符号做成字库

用来上网聊天

仔细一看《地书》,你会发现非常眼熟,因为书里全是一些我们在公共场合或者商品包装上常见的标识,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时使用的各种表情符号,在机场、车站见到的各种指示符号,在道路上看到的交通标志等等。徐冰告诉记者,《地书》整本书中没有一个传统的文字,甚至版权页上都没有,全是用这些标识在书写。

在展览的现场,还放着两台电脑,现场有观众正在通过这两台电脑进行互动聊天。这两台电脑的不同之处在于你输入的文字全部是由《地书》的标识符号显示,你可以用“地书语言”和朋友聊天。徐冰介绍说,为配合这《地书》,他专门制作了“字库”软件。使用者只要将中文或者英文句子输入键盘,电脑便会将其转译成《地书》标识语言。

在展览的一个区域,放着几张办公桌,桌子上放着电脑、复印件、文件夹等。你可千万别以为这是办公区,这是在展览现场还原的徐冰《地书》工作室。办公桌前面的墙上贴满了徐冰从各个地方收集来的标识,则反映了徐冰创作《地书》的艺术历程。此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9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徐冰 符号 象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