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你几耐冇去过博物馆?

2012年05月18日 04:19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三水博物馆。

三水博物馆里的三水白坭银洲贝丘遗址古人生活模拟场景。

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三水博物馆平时参观者难见年轻人面孔,经费不足致展览单调是主因

文/记者廖银洁、潘慕英

图/记者何波

今天又到了国际博物馆日。

据了解,自2009年元旦免费开放至今,三水区博物馆的参观人数有了一定上升,但到博物馆参观的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除了学校组织的学生之外,年轻人的面孔难得一见。

究其原因,经费不足以致展览单调,越来越失去活力,如此下去,许多人担心,三水博物馆慢慢地、慢慢地被人遗忘……

走进位于森林公园西南面的三水区博物馆,可以参观其常设展览“历代文物展”、“三水银洲贝丘遗址发掘成果展”、“世界货币展”以及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大型展览。然而在三水区,三水博物馆至今还少有游人前往参观,现状令人担忧。

展示方式单调欠活力

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三水区博物馆也接待了不少游客,但比起热门的旅游景点,数量仍少得可怜。三水博物馆历史研究部主任张雷坦言,如果不是学校、旅游团等组织大规模的集中参观,平时只有零散的几个参观者。

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局面呢?记者从多方采访了解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展品比较单调,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张雷告诉记者,目前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缺少“大众化”、“人性化”产品,久而久之,就给人们一种参观也可、不来也行的感觉。“有些太过曲高和寡的艺术对普通民众的吸引力不大,如果能有更多新奇好玩的展览,人就会比较多。”张雷说。

在他看来,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宣传力度不够。此外,由于硬件设施跟不上,有一些展厅还没有配置空调等设备,也限制了博物馆承接一些高品质、高水平的展览。

想进一步完善却“缺钱”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三水区博物馆自1995年建成之,一直希望能够不断完善,使展览形式由以参观为主向多样化、娱乐性、互动性方向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博物馆的许多规划未实现。

“目前馆与馆之前还是独立的,不连通,我们想把各个展馆打通,按照朝代的顺序和脉络方便游客参观,使得主题不会太过分散。”张雷说,由于经费有限,目前该计划还未成形。

增大投入吸引年轻人

怎样的博物馆市民喜欢去?不少市民的答案是:“好看好玩、亲近公众”。有家长指出,博物馆在吸引90后乃至年纪更小的观众时,要更有趣,比教科书更简明易懂。

不少文化界人士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在博物馆方面的投入,支持博物馆的一些创新思维与做法。正如张雷介绍,如果相关的经费得到支持,博物馆在文物的展示方式上将会更加活泼,比如借用数码动态显示、视频讲解等吸引年轻人,还可以更加频繁地举办讲座,向市民普及文物知识以及收藏的知识,而不是等到“5·18”博物馆日,才让大家想起博物馆。

提提你

博物馆今日可免费鉴宝

据了解,今天上午10时到12时,三水区博物馆将邀请中国文博专家、中国文物修复鉴证基金会专家组委员林祝华以及邓国强、谢振华等人来到三水博物馆,进行免费鉴宝活动。

鉴定类别主要有书画、玉器、杂件等,广大爱好者可以免费前往参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博物馆 三水 张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