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带着偏见去旅行

2012年06月03日 04:50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过客》   刘细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行走

朱晓剑(书评人)

如果说,所有的出游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意外,那么在旅行中, 刘细良最专注的领域是艺术与政治,并且是带着个人化的学识、审美与意见去旅行是他在行走中炼成过客的初衷。而关于过客,他说,梵高曾说他的灵魂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炽热的火炉,但不一定有人来取暖,过客只瞥见烟囱的一抹青烟,又继续匆匆上路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会让人反思旅行的意义何在。

刘细良的旅行更多是建筑物的投影。从莫斯科、柏林……一路写到阿姆斯特丹,看取的都是老场景的前世今生。在过客的地图上,城市、街道、建筑矗立如斯,历经意义的赋予与消逝,它们自身所承载的绵延风景,也是政治隐喻与历史变迁共同构建的隐形景观。在不同的城市间穿梭,那些建筑物所传达的情绪,可以很低调含蓄,也可以很激烈外扬。但不管那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在刘细良的笔下都有着别样的姿态。

不过,在《过客》中有着大量的建筑评论,这是旅行的撷英,也是社会化评论的一部分,相对于专业评论,这种评论更透露出一种平民的视觉,而这个空间愈见发达,它是会反过来影响专业的。如此,整个城市的文化素质才会上升。但若还是沿用一种“见仁见智”的观念,成为逃避争议及判断的借口,大概就只会停留在一个“富而不贵”的层次。这样的观念让我深以为然,我们对一个城市只有足够的热爱,才会批评它的种种不是。反之,真是吃饱了撑的了。

最恰当的说明就是,我们对一个城市地标的看法,不仅在于它是地标,更包含了不同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亦即不同的建筑物,其建筑设计表达的情绪也是大不一样的。把握到了这一点,或许我们就能明白建筑的含义,并给以一个客观的评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化的,它看上去微妙却又可能带来某种情绪的变化。正因如此,刘细良所观察的建筑更多的不是在看它的形状,而是追寻它的空间意义。这一种偏见让旅行变得更富有意味:柏林大屠杀纪念碑,当你从石棺狭缝间走过时,只会产生哀伤的感觉,没有一些很煽情的东西,但传达的情绪准而有力。

刘细良还在书中对世博建筑物和奥运建筑物给予关注,在他看来,这些建筑物不纯粹是一个设计上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当时整个国家追求的是什么——奥运建筑群的背意义,是尽快与国际接轨,能跟伦敦、纽约、巴黎等大城市有同样的地标式建筑效果。而世博建筑吸引眼球的方法是把一座建筑物变成巨大的雕塑品,以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力,追求的是文化震撼。不过,对不同建筑物的观察,或许会加深我们的偏见和印象,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旅行不是在于通过观察,并分享那不为人知的乐趣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偏见 建筑物 情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