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海汶:坐在老相机的时光里

2012年06月11日 06:13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陈海汶与他收藏的“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

  陈海汶与他收藏的“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

  仿照瑞典哈苏相机的国产东风牌相机

  仿照瑞典哈苏相机的国产东风牌相机

  上海牌1型

  上海牌1型

  海鸥相机,镜头前刻有“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文字。

  海鸥相机,镜头前刻有“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文字。

  老相机制造博物馆藏品:上海牌3型

  老相机制造博物馆藏品:上海牌3型

  上海牌2型

  上海牌2型

上海牌4型

上海牌4型

徐佳和

6月10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应该被归于哪一类博物馆?想必会更多地被归入城市历史或者人类学,因为那些安置在墙上一格格方框里、闪耀着冷冷金属光泽的北京大来、紫金山牌Z-135-1型、西湖牌35型相机——这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闻名全国而如今早已停止生产的34架国产相机,如静止的生命一般,标志着一个新生政权对于精密机械所代表的城市工业文明的顶礼膜拜。

“中国1957年开始研制,到1958年的上海,才真正开始有相机制造。”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馆长陈海汶说。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摄影家、政协委员、文化公司艺术总监——在如此之多的头衔里,最能体现陈海汶多年理想的,却是“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馆长”的称呼。“有一个史实很多人并不知道,1957年,十几位资深技师成立照相机试制小组,就在上海石库门的弄堂建筑里试制成功仿苏联‘卓尔基’的35mm平视取景照相机,定名为‘上海58-I型’。可以说,弄堂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相机制造工业的摇篮!”博物馆里仍然留存着1958年到1995年的相机制造图纸,图解照相机的原理,双镜头、快门是如何组装的,包括技术工程师的修改,直到最成型。很多相机机身的显著位置镌刻着“为人民服务”“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万岁”字眼的时代烙印。

珍贵收藏相机展区内,两架镇馆之宝的相机均诞生于“文革”时期。仿莱卡的红旗牌20型相机,流传在民间只有两台,陈海汶觅到其中之一,而它正是主人姚姓藏家的心头所好,任凭再高的要价也不舍得放出,但因为陈海汶的“江湖兄弟之谊”,便同意出借,置于照相机制造博物馆里展出。这一架红旗,在附近的星光市场里开价110万元。另一架仿哈苏的高端中幅相机东风牌120型,除一些国家重要部门之用外,流传在外只有6-7台,这一台是1970年代,据传还经热爱摄影的“红都女皇”之手,复周转才流落民间。

34家中国照相机制造厂被遗忘在过去的机械制造时代,每一个属于它们的金属铭牌镌刻着照相机厂的诞生日期、地点、规模,行文简短,时间却横跨几十年,如同“墓志铭”。其中一些厂家的营业执照仍在,但工厂实体十年前已然死去,只剩一个名称的虚壳。大多数厂家的资料随着倒闭、转制的命运而失踪,资料的收集因而显得尤为艰难,所幸,这些工厂的工人虽然在汹涌而至的经济大潮中,改变了人生轨迹,但依然有些人有意无意地以各种方式保存着历史,或落于个人记忆,或落于文字,或者在屋子的角落里封藏了一部分自己亲手抚摸过组装过的零件。这些,都幸运地成为陈海汶收藏的一部分,并以其独特的形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于是,有一条生产流水线得以在老相机博物馆继续存活着——全机械120双反(胶片)相机“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

当年,“海鸥”4A-109的出口,结束了中国相机发展史中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局面。由原海鸥厂5000名员工创造的43万台惊人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50%以上。此机延续传统相机制造技术,由407种零件、89道工序组装而成,每一道工序皆需资深技师亲手调校。俯视取景器,4片3组天塞镜头F=75mm/3.5,快门速度B、1-1/500秒,摇把过片与快门上弦同步,自动计数。2004年,历经多次改制后的作业线全面停产。

在当下的老相机博物馆里,十余名六十岁以上的工人维系着这条流水线的生存,陈海汶运用商人的智慧从全国各地通过各种软硬兼施的办法从工人手里搜罗的零件,还能装配4000台相机,以每天装配一台相机的速度,流水线尚有4000天的剩余生命。陈海汶说,等到最后一台相机装配完毕,他要向全世界发一条声明——机械双反相机的制造生命就此告终,那是一曲手工制造业的挽歌。

人的气息令机器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冷冷的金属光泽涂抹上了温情。因此,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也是馆长陈海汶对上海这个都市所拥有过的手工机械制造的辉煌过去,以及被历史的洪流裹挟而去的一个阶级的致敬。

陈海汶第一次收藏相机生产流水线时,遇见年逾七旬的红旗相机开模师王宏涛,并相约为老相机博物馆努力,而经历了无奈,内心的挣扎,尊严的失落的王师傅,却等不及看到博物馆的开张,他的形象永久地定格在博物馆门口的黑白相片里。

“曾经,中国机械相机可以做到五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制造技术与德国仅仅半步之遥,与日本的相机制造业比肩,甚至日本制的镜头还不及中国制造,但是数码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出现,让中国相机制造业的步子停滞不前。”陈海汶说。

照相机装配车间的老师傅们手势熟练、不用思考地装零件、卷胶卷,陈海汶会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他们,坐上一整天,不仅仅出于对机械的迷恋,他是坐在了过去的时光里。

“像我这样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哪能‘白相’得起,在上海人眼中,照相机也是一件显赫的奢侈品。”1983年5月17日,陈海汶拿着三年来积攒的60元和从哥嫂那借来的60元,共120元,买了一台海鸥4B型双反照相机。至今,他还保存着这张发票,把它当作眷恋“海鸥”情结之据。因为贫穷,他曾经把从杂志上剪下的美能达相机的照片贴在床头,以示亲近。

身量不高的陈海汶貌不惊人,爆发出的能量却让很多人愿意与之亲近。为了给梦想找到现实的支撑,十年前,他就把建立上海摄影博物馆的设想写成切实可行的方案作为政协提案提出,甚至还给博物馆选好了地址。十年后,黄浦区政府划给了他临近田子坊的800平方米空间——重庆南路308号,还有198万元的启动资金。

上海是中国摄影的发源地,陈海汶相信,做成这件事情,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都会有意义。当然,对他也有意义。现在,作为摄影博物馆工业组成部分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已然成真,上海摄影博物馆还会远吗?

本版图片 许海峰

Q&A

收藏十问

Q: 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 2002年就提出建立上海摄影博物馆,走官方之道却没有音讯。于是决定以民间私人名义开始收藏相机。

Q: 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 海鸥4B相机。1983年,自用。Q: 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 “海鸥”4A-109型整套传统装配作业线。

Q: 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 不是系统收藏。对眼就好,相机背后有故事就买。

Q: 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 逛摄影器材店,出国,更多请收藏界老手指点。

Q: 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 不多,相机200台左右。

Q: 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 不是。

Q: 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 越来越心不甘。

Q: 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没有。我不想发横财。大家都可以挣点小钱。

Q: 有一天你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 一定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相机 陈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