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舌尖荔湾一力留存
竹园竹升面店业主放租条件有所松动,荔枝湾景区开出优惠条件邀开分店
一碗弹牙的靓面费力不少 叶健强 摄
竹园面馆大排长龙 羊城晚报记者 叶健强 摄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暐 林园 何伟杰
事态进展
因一部红遍全国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为人们知晓的竹园竹升面店,面临加租可能要暂别街坊的消息爆出后,小店连日被食客挤爆,吃一碗面甚至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队。记者了解到,由于一众媒体的“起哄”,竹园的命途引起各方的关注,荔湾区经贸局昨日表示,原业主放租条件有所松动,竹园应会迎来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
面馆大排长龙
昨日,羊城晚报记者回访竹园竹升面馆,发现“爆棚局面”依然不变,蜂拥而至的食客让店内“一座难求”。
傍晚6时许,竹园排队等候的市民已经有近百人,队伍长达十米开外,一直“蜿蜒盘旋”到和平路口。街坊刘小姐称,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轮到她买票用餐。她住在天河石牌,看了电视才知道这家店。下班后,她和另外四名同事,带着三个小孩,一行八人浩浩荡荡来到竹园尝鲜。刘小姐介绍,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他们早就分好工:有人负责排队点菜,有人负责占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来帮衬的市民多是从未来这家面馆吃过的“新人”。他们都是看了媒体报道后,出于好奇,慕名而来。
面对如云食客,竹园老板李世林满面春风,他透露,店里的客流保守估计比以往多了五成以上。
房东首度现身
在竹园所属辖区的华林街街道办邀请下,房东甄先生首度现身。他力陈,并非“无良业主”。
甄先生强调,并没有看过《舌尖上的中国》,也并非因为竹升面上了央视节目,见其经营红火才故意加租。“我们合作已有8年,早在三个月前,我已经知会要加价,当时李先生便表示不再签约”。他说感受到政府和街坊的诚意,目前正和李先生展开商谈,要么让利几千元,要么他以铺租入股。
荔湾区经贸局局长刘南群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局正和竹园所属辖区街道办共同努力协调,争取其能够在原址继续经营。与此同时,区经贸局还将在广州美食园乃至荔枝湾景区附近寻找合适地点,“以相对优惠的条件欢迎其前来开分店”。
面馆一片成名
“竹园并不是唯一一家获推荐并被拍下的竹升面店”,知名香港制作人兼美食家庄臣是《舌尖上的中国》在广州拍摄期间节目的“智囊”。 他说,在与摄制组沟通的时候就了解到,片子讲的不只是食物,更多的是展示一种人生百态、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的文化融合,“因此,我的推荐不涉及任何商业元素,也没想过捧红特定商家”。
他介绍,摄制组根据他的推荐,拍摄了多家酒楼食肆,但由于播放时长的限制,很多镜头遗憾地未能在屏幕上出现,竹园成了留下来的幸运儿之一。
关注传统工艺
创店9年而坚守传统手艺,竹园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有评论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最让人感触的是片中一再被颂扬的“原始”和“古老”。无论是水稻种植、松茸采集、火腿腌制还是豆腐制作,片中流露出对原始方法和古老技术的赞美。但现实却无比残酷:尽管机械化生产的食品在口感上往往不如手工制造,但为了便利或降低成本却依然获得广泛使用。工序较为繁杂的传统方法开始失传,这或许才是许多老饕们在看完该片后会叹息感慨的原因。
竹园模式不可复制,但竹园所形成的效应,如果能够让人们乃至政府职能部门关注到传统工艺守望者,则已善莫大焉。
打面后继无人
一部纪录片,让广州这一传统美食重新红遍大江南北,但这份久违的“暖意”,却未能传到每一家面店。
“是不是正宗的,一口就能吃出来。”下午时分,海珠区紫龙大街的华叻强面家客来客往,街坊何小姐咬断一口面后,对记者道出食面心得。何小姐,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家住面店附近。每日一碗华叻强云吞面,成了她多年来的习惯。
华叻强开业至今已有15年,还保持着广州传统面店的格局:前半是店铺,后半是工场。打面师傅陈清文今年32岁,已打面12年。他是店里“元老”关师傅的徒孙,关师傅一直打面打到70岁才退休。单是学打面,陈清文就学了两年。一团四十斤的面,从和面到最后切成面条,要花去两个小时。“打面是个体力活,好的面是靠人的血汗压出来的”,陈清文透露,因为太辛苦,打面“后继无人”,“我唯一的一个徒弟学了一个月就跑了,现在都没有人愿意跟我学。”
相关链接
沙河粉羡慕竹升面
除了竹升面之外,沙河粉也在《舌尖上的中国》有较大篇幅的描述。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摄制组拍摄沙河粉制作过程之处乃云台花园的沙河粉村总店。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了这家沙河粉店,偌大的店内食客三三两两,与当天竹园面店食客爆棚形成强烈的反差。店主梁先生苦笑道,没有多少人知道纪录片内拍摄沙河粉的场景就是在沙河粉村,“我们这家店靠近白云山,食客主要是周末前来游玩的市民,平日生意确实比较淡。”
店内沙河粉师傅吴姐清晰记得,去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七八名央视记者突然来到店里,提出能否拍摄他们制作沙河粉的过程。对此,吴姐一点都没觉得稀奇,“在他们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来店里拍过,香港、日本等等很多记者都来过,有时一天来两拨人也试过。”吴姐回忆,摄制组拍摄了一个上午,“为了一个好的效果,他们反反复复拍了很多回”。
让吴姐庆幸的是,现今的年轻人对学习制作沙河粉有着相当的热情,“有很多人前来拜师,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
独家专访
庄臣
“味蕾记忆”最能让人引起共鸣
“粤菜所注重的‘鲜’,除了包含西方的fresh(中译:新鲜)之外,还有外语没法表达的意思……”
庄臣(见左图,郑迅摄)在《舌尖上的中国》对于粤菜特点的描述,引起了诸多饕客的共鸣。因为他的推荐,广州传统食品得以走上屏幕,享受节目带来的“红利”。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他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趁热打铁,利用传统美食打造“城市名片”。
出生于西关,18岁就开始入职中国最早的五星级酒家,庄臣表示,他对这个城市的饮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自己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一碗面、一碗粥的味道。他一直认为,“味道是一个城市很独特的印记”,“味蕾记忆”是最能让人引起共鸣的城市共同记忆。
纪录片中出现的一双手、一条鱼、一只鸡,有可能来自于五星级大厨,也可能是坊间不起眼的小店。庄臣介绍,拍摄地点除了中国大酒店、广州酒家等老广们耳熟能详的“大招牌”,也有荔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烧腊铺。因为他觉得,在“吃文化”面前,“珠江新城CBD和老西关都是平等的”。
对于类似竹园等传统手工店铺的生存问题,庄臣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多加关注,同时营造较好的经营环境吸引市民游客前往。他表示,成都的宽窄巷、北京的后海都是比较成功的传统小吃集聚区打造范例。他个人认为,“市内的荔枝湾涌完全有条件营造这么一个环境”。
记者体验
打面一分钟腿脚酸又痛
陈旧的木桌上,摆放着和好鸭蛋的黄色面团,桌边的绳子捆住一根长近三米、碗口粗的竹筒。
打面时,人坐在竹筒的另一端,脚底垫上一长条木方,踮着脚尖向上一蹬,再带着竹筒重重落下,竹筒敲打在面粉上,扬起细细粉雾。面团随着竹筒有节奏的落下,被一次次碾压。
刚打面几分钟,华叻强面家的陈清文师傅便汗流浃背。他大腿跨在竹筒上,用大腿内侧的力压着竹筒往下撞。此后,竹筒借着面的筋劲反弹起来,足有半米高。陈清文说,只能给自己打“80分”,“打面越精细越好,花的功夫多一点,面就好吃一点。”
采访中,随行的一名记者也体验了一把打面的感觉。记者跨过竹筒往下用力撞去,可是只能弹起约20厘米。如此反复,仅一两分钟,大腿内侧便无比酸痛。从竹筒上下来,记者还一阵踉跄,毕竟食比做容易得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