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赶烧”,“赶烧”,趁热吃才美味

2012年07月10日 11:3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本报记者 陈文波 文/供图

① 肉圆

① 肉圆

② 酿豆腐

② 酿豆腐

③ 烧卖

③ 烧卖

许多人对福建长汀的第一印象,是来自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的赞美。在这位旅行作家的描述中,长汀与湖南凤凰齐名,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山城之一。岁月流逝,风景会变,但长汀的美食从未让人失望过。

豆腐百搭的盛宴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这是瞿秋白先生在《多余的话》里并不多余的一句。瞿人生最的时光是在长汀度过的,他在向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时,突然提到这么一句,也从某个侧面证明,长汀的豆腐真的很好吃。

在长汀,豆腐点卤的媒介是酸浆水,搭配优质的水源,这样做出来的豆腐能不好吃?豆腐是最百搭的食物,能吸收各种食材的味道,形成新的味道。利用豆腐,长汀人可以做出80多道不带重样的豆腐菜——酿豆腐,是一道经典的客家菜,是肉糜和豆腐的完美搭配;三鲜豆腐饺,其制作精细,鲜嫩可口;龙骨炆豆腐,选取油炸过的三角豆腐与猪龙骨细火慢炖,那吸饱高汤的豆腐,一口咬下去最是销魂。

生煎满丸、东坡豆腐、豆腐圆……豆腐美食不胜枚举,但要排在第一位的,还是豆腐干。最传统做法的长汀豆腐干,当地人俗称“脚底皮”,咖啡色,如纸一样薄,却有相当的嚼劲,如与花生同嚼,细品之下,还真有火腿的味道。

怎能少了地瓜粉

400多年前,从试种成功那一刻起,地瓜和它的衍生品就成为福建人餐桌上最重要的东西。长汀也不例外,在这里,地瓜曾经是饥荒年代最可靠的主食,地瓜粉则是食物最重要的润滑剂。

地瓜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多数人顶多勾芡用用而已,但在长汀,地瓜粉的用途被发挥到登峰造极,日常饮食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它——蒸的、煮的、炒的、汆的,无“粉”不欢,就算当成主食,也是丰富多彩的。

面粉团成的团子叫面疙瘩,在长汀,地瓜粉做成的疙瘩则被称为“肉圆”。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太实在了,用重油,加足料,入口弹牙有咬头,确有大块吃肉的感觉。而在长汀街头小摊,肉圆常常以油炸的形式出现,加一点萝卜丝,出锅外酥里嫩,是无数游子儿时的最爱。

肉圆不是肉,鸡肠面也和鸡的肠子没有关系,这是地瓜粉与鸡蛋结合的作品。在地瓜粉厚实的怀抱里,打入三五个鸡蛋,调和之后就可煮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鸡肠面,非常有满足感。

更让人满足的还属兜汤。

兜汤里的“兜”,在客家话中是端的意思,顾名思义,兜汤就是端着吃的汤,以前是小贩挑着食担走街串巷叫卖,现在各种店面在长汀遍地开花。长汀好吃的兜汤要在辛耕别墅边上,几家店面一字排开,店里总是沸腾着几口大锅,猪肉、牛肉、嫩鸡,这些肉类在地瓜粉的滋润下,鲜香爽滑,肉香四溢。吃兜汤,最好再搭配一碗长汀拌面,面是长汀的手工面,酱料用熬好的葱油,加点肉蓉,这么一拌,绝对是活色生香。

这几家店生意非常好,而且只做早市,几大锅兜汤卖完就收摊。到下午晚上,还想吃,就只能到古郡南门吃泡猪腰——当然,这也是兜汤的衍生品,也需要地瓜粉的滋润。

事实上,不仅是小吃,在长汀菜中,地瓜粉也常常唱主角。下饭的干蒸猪肉、干蒸大肠,少了地瓜粉的掺和,饭都要少吃几碗。

唇热舌烫的滋味

“赶烧”不是菜,是一句客家话,意思是趁热吃。事实上,大部分长汀美食需要“赶烧”。

烧卖很多地方都有,江浙的糯米烧卖,广式茶点的鲜肉烧卖,各有妙处。而长汀的烧卖有所不同,状如小石榴,皮由面粉加地瓜粉制成,薄而有劲道,馅以笋干肉馅为主,包好之后旺火蒸熟,淋上熟油酱料,趁热,一口一个,让人齿颊留香。吃烧卖,必须“赶烧”,一旦冷掉,就会又油又腻,难以下口。

热腾腾的状态下,最能焕发出食物本身的鲜美。兜汤要“赶烧”,肉与地瓜粉的爽滑才能体现得水乳交融;炸的灯盏糕、肉圆要“赶烧”,就是要体会那种烫嘴唇的滋味,放凉了之后就失色不少;煎薯饼更要“赶烧”,一凉就会硬掉,味如嚼蜡……

推而广之,其实,每个地方的美食都需要“赶烧”。

本来,品美食就是带有相当地域色彩的感受。无论走到哪里,东北人要夸夸他们的猪肉炖粉条,西北人要强调他们的油泼辣子有多美味,而上海人肯定忘不了要提提那蟹粉小笼包和小馄饨一起下肚的绝配。

说到底,美食在每个人心里的定义,永远只会是故乡的“鲈鱼莼菜”,永远是舌尖上的故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长汀 豆腐 才美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