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市场是双刃剑青年审慎介入

2012年08月08日 14:52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关注青年力量(上)

本期关注:CYAP、青年100

从今年7月开始至9月,围绕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在北京密集展开,青年力量在这个夏日集体绽放。青年是艺术的新鲜血液,虽然还处在艺术定型的阶段,但是新思路、新方法让艺术界眼前一亮。在这些展览中,多以1975年为界,最小的艺术家甚至是90,学术与市场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还处于模糊的阶段。本报将分为两期,对青年力量做详细剖析。

□CYAP

■展览

架上绘画及美院力量为主

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当总策展人的“引爆!”2012CYAP(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汇报展于8月1日闭幕。本次评选邀请范迪安、曾梵志(艺术家)、洪晃(《iLOOK世界都市》主编)、徐冰(艺术家,中央美院副院长)、杨心一(策展人,美术史学者)、巫鸿(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南条史生(森美术馆馆长)、MartinRoth(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馆长)、AlxandraMunroe(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三星亚洲艺术资深策展人)共9位海内外知名艺术家、艺术史家作为评委,从1328名报名青年艺术家中票选出135位艺术家。

范迪安表示,他非常期待CYAP在后期运作过程中找到更多的渠道,让青年艺术家在更大的空间中得到展现。

本次展览作品多为架上绘画,报名的青年艺术家的构成,在地域上几乎囊括了中国各个主要地区;在毕业院校上,则主要以八大美院为主,尤其是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与四川美院。其中,油画占比达到74%,中国画占比达11%。

国际评委更注重中国趣味

在这场10选1的艺术家海选中,CYAP艺术总监付晓东表示,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从CYAP的评委构成来看,一半是国际评委,国际化的视角是本次评选最为看重的。付晓东介绍,在评选时并没有给评委规定框架,更多的是依靠评委自身的学术判断,9个评委代表不同的学术方向,而评委的个人化学术判断产生的学术交叉对整个项目的学术质量也很有保证。

在这次国家化的评选中,付晓东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本以为国际评委应该选择更国际化的作品,但是他们却很喜欢中国传统趣味。

“最终的评选结果是评委的票数反复交叉的结果,没有评委强烈的个人色彩,评选结果应该说是个公约数,是得到大家认可的结果。”

■评选

5年学术梳理后进入市场

CYAP其实并不是一个展览,而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推广项目。以本次的汇报展为序幕,接连展开一系列的推广扶持计划。

付晓东介绍,前5年最重要的是学术梳理,会为135位艺术家举办全国以及全球巡回展览,而这5年内,这个项目将会与艺术家发生紧密的联系,用不同的展览和策划做学术推广,展览并不强调销售,更强调主题性。

比如,将于8月12日举行的第五届国际青年艺术周正是这个项目又一个推广计划,届时这135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在798再次做集体展示,明年在德国举行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展也是确定参加的项目。

从第6年开始,为期三年的时间内,才是艺术家的市场推广计划。CYAP项目主办方北京德美艺嘉方代表李彩云介绍,通过前5年的学术梳理和铺垫,将用后3年的时间进行市场推广,通过美术馆收藏、拍卖公司拍卖、私人藏家收藏等多种形式,带动青年艺术家的市场。据了解,CYAP项目已经与全国十几家美术馆建立了项目合作意向,他们希望全社会与艺术家能共同推广,更希望将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推向国际。

■推广

■对话

付晓东:青年要多把握曝光机会

现在很多新人没有很好的简历,只能用做消费型的,他们的学术还需要更多的梳理。如果经历了学术界定,参与到一些艺术事件里面,多参加国内外展览,公众认知度高了,文化属性也更强。

我了解的年轻艺术家都是海量的,我们这次选了1320多人,最终135个人入选,好多都没有被选上。虽然都是很好的艺术家,但是名额有限,非常遗憾。我建议年轻人要多参加展览,年轻人需要被看到。现在年轻艺术家的市场普遍不好,年轻艺术家多曝光没什么不好,得到社会共识也是好事。

□青年100

采用“100+10+10”新模式

于8月6日闭幕的青年100,至今已经举办第二届。本届“青年艺术100”项目特别邀请了国内外长期关注青年艺术家发展状况的方力钧(艺术家)、冯博一(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刘礼宾(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陆蓉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孙国胜(《芭莎艺术》专题编辑)、吴秋龑(实验媒体艺术家、央美教师)、向京(雕塑家)、叶永青(艺术家)、赵力组成艺术委员会。今年在100位青年艺术家的基础上,尝试加入了10位中国影像艺术家和10位韩国青年艺术家,组成了“100+10+10”的全新模式,为展览的项目细分化与影响力国际化进行了开拓。

艺术家陶娜今年是第二次参加青年100,对于参加这样的展览活动,陶娜感觉机会很难得,她希望年轻人有机会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据了解,接下来陶娜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建筑展。

在同期展出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新面孔,这些新面孔在创作方法上的创新让人眼前一亮。■展览

更注重多元化艺术门类

今年有20%左右的艺术家参加了去年的青年100,今年的评选标准与去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青年100艺术总监赵力表示,虽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艺术家评选标准,但是有评委的选择标准。“了解青年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比较接近的一是老师,二是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在评选上,不同的评委负责不同的类别,比如吴秋龑专门负责影像,向京负责雕塑。”

评委向京表示,这次的评选非常严格,评委推荐的作品也有很多落选了,评委之间不同的学术判断正代表了评审的公正,一切要拿作品说话。

评委是作品质量高低的评判者,去年同样是9人的评选委员会,但是今年人已经换了一半,赵力表示,明年仍有50%的替换率,这样做是为了增加展览的纯洁性和丰富性。

■评选

市场与学术可以有机结合

用学术带动市场,是所有艺术展览的宗旨,青年100也不例外。在展览之后,将有一系列的巡展活动。赵力介绍,目前青年100有30多个合作项目,小到跟画廊合作的项目,大到美术馆的空间项目,还有艺术家的个展。“青年艺术家要先职业化,再事业化。”

市场是青年100的重视环节,但学术和市场是否有矛盾?评委吴秋龑表示,如果让青年艺术家和大众结合,商业资本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青年艺术家需要扶持,而这个扶持自然是要以学术为核心,二者相辅相成,合理地推动市场才有利于青年艺术家的发展。■推广

■对话

赵力:学会创新不要重复别人

青年人的作品更需要创新,不要重复别人,但是青年难免受到影响,在创作方面没有定型。当代艺术中很多看起来似曾相识的,这也是个问题。

同时,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如何自我经营也是个关键。今年在央美开了一个课程,叫做如何成为职业的艺术家,课程包括如何成为有信用的艺术家,如何延续毕业创作,如何制定短期5年目标,如何建立艺术家的工作室,如何管理自己的画,如何与画廊合作等。青年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学会经营自己,维护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x

□艺术家

◎杨鹏(生于1984年)“选秀”或误导创作方向

作为CYAP参展艺术家之一,杨鹏认为,现在的青年艺术家出来不容易,要靠参加比赛和有质量的展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单纯的画廊销售性质的展览是不够的。

杨鹏坦言自己看重的是活动的后续展览和与其他参赛艺术家的交流学习。但是这样的活动也会有其不利的一面,杨鹏指出“有的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方向并不明确,可能所走的路并不正确,但在比赛中得到认可就认为这条路可行,以后的发展也就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了”。而杨鹏经历此次比赛后还是决定坚持自己原有的思维、绘画技法和风格。

当今的青年艺术家不可避免地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也被认为有更多的机会。但杨鹏却指出自己受到了很多干扰,市场上的跟风也会影响创作。在与其他艺术家朋友聊天时,大家普遍对自己的作品不太满意,由于市场原因总有一些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杨鹏感慨道,“市场是无法把握的,创作才是根基,我在坚持自己风格的同时也会逐渐让它丰富成熟起来。”

实习记者陈璟怡

◎李舜(生于1988年)不要为了展览而展览

同时参加青年100和CYAP的艺术家李舜,对于两个展览有更细致的划分:青年100和CYAP两个展览都注重于75后的青年艺术家的发展,参展作品基本上都反映了这一批艺术家的状态和面貌。不同的是,由于CYAP每隔几年才举办一次,所以比较注重与艺术家的长期合作,会更加重视青年艺术家的储备,也会适当提供在国内外参展的机会。而青年100每年都举办,会经常有“回头客”。“像是青年艺术家的艺博会一样。”李舜说。

对于青年艺术家,李舜认为现在雷同、抄袭的东西太多,让人开始变得不纯粹,现在很多青年艺术家受到太多商业化的熏染,过分迎合市场,他们的作品变得肤浅且无意义。“参加展览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让他们更多见识到社会,更早接触到好的策展人;但另一方面,却也让他们为了能参加更多的展览而变得功利化,‘只是为了展览而展览’。”实习记者刘景慕

□各方评述

吕 澎(策展人)

过早进入市场不好

从“CYAP”到“青年100”,纵观这一系列的年轻人“选秀展”,吕澎认为目前的年轻人,还不能称之为“艺术家”。“目前呈现出来的作品还太幼稚、太表面了,离‘还不错’早着呢!从这些展览中看得出来,这些年轻人还很迷茫,缺乏自信没有方向。”吕澎看来没有出现一个让他满意的苗子。

最根本的问题吕澎认为源于两点:一是现今艺术教育的狭窄,二是在于艺术家本身的天赋局限。吕澎建议年轻人应该在思想体会上多下工夫,“受受苦”才是这些孩子现在应该考虑的问题,随时准备着画画是为了各种各样的展览,接下来各式各样的销售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吕澎直言,这些接二连三的选秀活动只是主办方的生意操作,主办方打着所谓“推动年轻艺术家发展”的旗号,其实幕后的考虑与真正挖掘优秀艺术家没有太大关系。由此分析,这样频繁的展览和选秀对年轻人的发展未必是好事。

对于“吃饱了饭才能创作”,吕澎指出:“我不相信当今社会还有谁有吃不饱饭的问题,不能想着靠艺术赚钱,这是对于年轻人极其错误的幻想!”

何桂彦(批评家)

参加学术展靠谱

从目前年轻人的创作状态来看,何桂彦认为总体来讲还是非常有活力的,很多学生的想法不错,而且又能通过学院里的技术对现实感受有着丰富的表达。对于年轻人现状,何桂彦还是持肯定态度给予积极的鼓励。

从展览来看,何桂彦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商业运作的选秀活动,二是学术框架下的系统筛选。两者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从选拔体制和艺术家标准来看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何桂彦指出:“我认为央美举办的未来展和今日美术馆的提名展都是属于学术性的展览,我建议年轻人应该多参加这样的展览,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另外,何桂彦提到,年轻人进入商业操作也属于艺术市场急促膨胀下新的资源,在何桂彦看来,这也是“节省成本”的方式之一。毫无疑问,年轻人作为原始股对于投资风险很大。

杨 卫(批评家)

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

杨卫在看过青年100后表示:“整体上看作品样貌十分丰富多元,但青年艺术家很难沉下心来创作,他们的创作更多是一种技法上的‘发明’但不够深入。”

谈及此类选拔活动密集出现,杨卫分析,从举办方的角度看是由于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已经很高,利润点也不多了,需要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来创造利润,其次才是学术上需要一些新的面貌来改变现在艺术上审美疲劳的状况。

虽然在活动中市场是首要因素,但对于艺术家个人而言,学术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吃不饱饭怎么创作”在杨卫看来不能称之为问题,“吃不饱”是个人能力问题,“没有艺术才能不如转行做其他的事,真正的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实习记者陈璟怡

□投资

■现状

创作在向商业投降

6月18日,嘉德“大学时代——2012中国艺术院校优秀作品专场”拍卖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上拍总量达到210件,总成交额为169.61万元,成交比率为47.62%。其中,章犇的作品《微明I》以9.43万元在本场拍卖中拔得头筹。

目前对于大多数年轻艺术家来说,单靠作品销售维持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油画雕塑部负责人柴宁表示,只有凤毛麟角的年轻艺术家才能进入市场,在二级市场中75年代左右的艺术家高瑀、陈可、韦嘉等也是近几年才进入的。

收藏家李苏桥指出,青年100已经是筛选过的较优秀年轻艺术家,在他们之中顶多只有10%可作为投资考虑,另外90%由于出道时间不够长,作品不够完整,因此并不具备市场系统的定价标准。加之没有专业画廊的合作,投资无从谈起。

■分析

成功率不超过1%

纵观每年各大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各省市地方型年轻艺术家,李苏桥假设5000人作为基数,按照1%的成功率,80后这个年龄段可以拉出一个50人的名单,相比各个阶段已经是非常庞大了。但是文化吸纳需要时间的考验,最终这50个人能留在历史的也不过1-5个人,这与艺术的发展定律分不开。一个世纪也顶多50个优秀的艺术家会永远留在教科书留在拍卖行。

李苏桥亦指出,从5000到50再到5个的不断洗牌中,能让年轻人坚持创作,首先需要解决生存问题。无论最终是否被淘汰,对于怀揣着理想的年轻人,李苏桥认为必须尊重和鼓励他们的劳动。

对于未来,柴宁指出,无论是什么年代的艺术家都必须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现在的年代机会有两面性,任何出色的艺术家都不会被埋没,同样,机制的严格也不会让任何人投机取巧。

■建议

为套利最好别碰青年

柴宁认为,对于年轻艺术家,千万不能用投资的角度去考虑,绝大多数年轻艺术家都没有二级市场,因此无法变现,未来究竟能否成为资产标的概率非常渺茫。这些所谓的展览邀请到所谓最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可能到最后一个也留不下来,在任何一个时代99%的艺术都是垃圾。如果买到赚了那算是额外的奖励,并不是投资的成功。

对于成千上万的院校毕业生,柴宁建议力所能及地买喜欢的东西。价格方面,柴宁认为控制在几千、一两万就够了。

如何筛选年轻艺术家名单,李苏桥建议多咨询专家意见,多看作品。同时关注重要展览活动,曝光率高的艺术家风险会比较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