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梦境或观看,都来自日常
《不合时宜》 油画、喷漆 胡伟 生活中的场景在画布上,被抹去了、又似乎被隐藏了很多原本应该成为主体的人和物。是记忆的流逝,还是某人不合时宜的出现,我们无从知晓。
《语言对话的困扰NO.2》 布面丙烯油画 谢莉斯 传统绘画对现代社会中的电视、电子摄像进行展现,电器、电线、自然与人被连接到一起。
《谁意系列》 丙烯 张窍 闭眼去感受世界,暂且放下繁杂的环境,就如同一人在家。
《相隔有多远》布面油画 梁丹荼 一只化身为女孩模样的孔雀,每天在此等候她的恋人。她到底是人还是孔雀?动物与人,相互依存,相互安慰,却又各自孤独。
《寻找兔子之二》 综合材料 李璐 原本试图通过清理岁月的痕迹物找寻自我,迎来的却是强烈的物是人非之感。
《渐没》 布面油画 张茜 在时间的推移中,轮回不断进行。只是我们如鹿般,消散在哪里,滋养了谁?
8月25日,“新视觉2012:弥散的主体——第九届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开幕。从2004年第一届“新视觉”迎来第一批“80后”青年艺术家,到今年第九届“新视觉”送走最后一批“80后”艺术院校本科毕业生。该系列展览见证了一个时代,见证了“80后”艺术家的成长。
此次展出全国九大美术学院25位毕业生的34组167幅优秀作品,参展艺术家几乎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这批艺术家成长在视觉生活与信息爆炸的繁华之下,微博、人人网、动画片、穿越小说,无不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绘画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行为,更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年轻人体验与审视当代生活的方式。
寻找兔子:信息时代的困惑
一面碎裂的镜子,一朵白玫瑰,一本发黄的英文字典,一张染上墨迹的清华大学稿纸,还有一个破旧的“咪兔”玩具,对于即将毕业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生李璐来说,这些旧物都是大学生活的印迹,被巧妙地安排进她的作品《寻找兔子之二》。有人问李璐,为什么她要寻找兔子而不是别的动物。她回答说,“兔子是我的绰号”。
李璐生于1986年,生活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每天登录人人网和微博,成为她的日常生活方式。她感到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角落发布自己最真实的信息,然而当其他人看到这些信息,把碎片拼接成一个人,却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于是,她把这只亦真亦幻的“兔子”挂在画作上,试图通过清理岁月痕迹中的小物件,去寻找那个迷失在信息碎片中的自我。
开幕式当天上午的研讨会上,不少参展艺术家都表示当代生活中信息过多,难以处理。身处信息狂欢的年代,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开始思考:如何在嘈杂声中保持那个最真实的自我。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张窍感到“睁眼看到的太多”,渴望静心回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在她的组画《谁意》中,所有人物的眼睛都是闭上的。“我闭眼远望,感受色彩,感受形体,静静记录一切,这便是我的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谢东明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当下年轻人在庞大的信息平台面前缺乏主动选择的意识,反而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了回避。他希望在社会聚焦与艺术视野之间有所区分。“在梵高经常画画的那座城市,古罗马斗兽场是城市中心,梵高却对它视而不见,画的是田野和乡村。以前的艺术家不是身边有什么就画什么的,他们有自己的选择。”
个体与世界:另一种观看方式
与张窍独自闭眼远望世界的方式不同,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谢莉斯在绘画中呈现出与世界进行对话的观看方式。显示屏和电线是谢莉斯画作中常见的元素,“我们的生活被屏幕和信息包围着,从电视到电脑屏幕,再到上微博去看奥运。电线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也连接了这个时代。”在谢莉斯看来,人们从屏幕上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似乎过于简单,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充斥在生活中。她把荧光屏上的信息用画笔抹去,取而代之的是模糊的雪花点,希望借此令观众产生怀疑,而不是简单地笃信屏幕。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胡伟在组画《不合时宜》中选取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画面,例如街道和搬东西的场景。他用白色胶带把画面中最重要的元素遮敝起来,打破人们通常的观看习惯,令人对空白部分产生无限遐想,暗示人们用更加多元化的视点去观看世界。“允许去误读,去怀疑,甚至大胆荒诞的想象……我想带给人的不仅仅是画布上的东西,更是这之外的。”
这类作品以绘画关注人与多媒体时代的关系,受到了展方青睐。从2004年首届“新视觉”迎来第一批“80后”青年艺术家,到今年送走最后一批“80后”艺术院校本科毕业生,“80后”在创作风格上越来越多地关注自我。策展人盛崴指出,艺术家关注自我的同时也面临着极端化的风险。一些年轻人的创作过于个人化,缺乏与大众和社会的沟通,是他比较担忧的问题。因此,在选择本次参展的作品时,绝对的自我中心主义不再是唯一的价值标准,“我希望他们能从自我主体出发,重建艺术与外部世界的互动,更好地把握当代人与世界的关系。”
唯美梦境:80后特有的视觉记忆
与谢莉斯、胡伟等人的风格不同,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张茜在《渐没》中描述了一个梦境般的唯美世界,画中繁花锦簇,当中盘踞着一具鹿骨。在她看来,这只鹿可能已经死去了几百年,死去的身躯滋养了自然,以洁白而完整的鹿骨栖息在此,见证了时间的消逝与轮回。她希望以鹿骨纪念那些生命中逝去的东西,“时间,会悄然带走很多东西。大自然亦是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生付丽则以组画《祭》纪念了她儿时的充气玩具小马。“在中国,它是我们这代人儿时熟悉的玩伴,而如今在玩具店里再也不会找到它了,那是一个只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记忆。”付丽把小马想象到各种场景中:挂在墙上,绑在桌子上,画在唱片盒上,从盘中的马肉到沙漠中的巨型马像,不仅为了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也记录了成长的印迹。
其实无论是梦境,还是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观看,都取材于“80后”的日常生活和阅读。从日本漫画到西方童话《彼得·潘》,都成为创作的素材。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郭正善表示,老一代人画画,承担着许多义务与责任,不像现在的年轻画家,越来越关注眼前的东西;老一代人如果能把自己想象成当今的年轻人,尝试去了解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包容。“我以前觉得独生子女比较脆弱,后来看了‘超女’,发现他们一个一个pk到最后,还能含着眼泪说很多漂亮的话,这真是好强的承受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另一位湖北美术学院教授胡朝阳则希望,学生在对生活进行坦荡表达的同时,能把真情实感与绘画技术结合得再紧密一些,“多一些真情,少一些修饰”。
记者手记
最后一届80后已经成年
展览结束后,在从深圳开往广州的火车上,我翻开画册细细回味。旁边坐着一对大学生情侣,投来好奇的目光。当我翻到梁丹荼的作品《相隔有多远》,女生对男生说:“这幅画画得好穿越啊!”记得梁丹荼在那天上午说过,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穿越小说。本次展览的许多作品取材于大学生活,能与两个大学生发生这样的共鸣也在情理之中,再次诠释了艺术来源于鲜活的生活。借用梁丹荼的标题,“80后”的生活与“80后”的画,相隔并不遥远。
更重要的是,这种源于生活的创作将如何持续下去?无论策展人,还是参与活动的美术学院老师,都对这批艺术家走出美术院校后的发展表示了关注。郭正善希望青年画家以后可以“在二线城市创作,到一线城市办展览,因为一线城市释放的信息量太大了,他们会处理得比较困难。”正如毕业生代表冷广敏在开幕式上所言,他们现在还没有进入社会,创作是最纯粹的,也是最需要鼓励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706809
1女人心声:追求美丽是件痛苦的事 -
437124
2春天常吃10种蔬菜可帮你补足“阳气” -
431278
3美国华人圈屡现临时夫妻 专家:谈道德 -
386713
4姜培琳:从传奇超模到豪门CEO -
346637
5Gucci 2014米兰秋冬发布 -
272133
6普京绯闻女友时尚品味不输名媛 占领时 -
268855
7死亡真相:人在临死前10秒真实感受 -
203407
8肚脐形状辨疾病:哪种形状暗示有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