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在多重维度的小径中穿行

2012年09月23日 07:01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胡昉谈话中提及的郑国谷作品《六臂幻化》 纸本设色。

阳江组漆画作品

阳江组作品,漆画《明代山水》局部,从侧面可以看到作品试图用漆的质地表现山水的纹理。

郑国谷装置绘画《密集无量生长》局部,在非洲黑檀木上敲出一个一个密集排列的小坑。

位于五楼艺术空间里的“维他命-这个店”,在这里人们不仅能看到,也能买到艺术作品,购买成为一种由物及人的媒介。

维他命空间墙壁上的“大幻化空间计划”,中间的柱体象征着向上的能力与精神的支柱。

段建宇油画《早上好》,维他命艺术空间作品,作为“交叉小径的花园”群展的组成部分出现在五楼艺术空间。

曹斐“人民城寨·中国翠西的时尚”系列,拍摄于“第二人生·人民城寨”的照片,展出于五楼艺术空间。

Sigrid Holmwood板上蛋清画

《刘海戏蟾》 林于思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林于思

9月16日,两个与维他命空间有关的展览相隔两个小时,在广州两个不同的艺术空间开幕。一是在维他命空间开幕的郑国谷个展《只是精神还未离尘》,一是在五楼艺术空间进行的《维他命空间-交叉小径的花园》。两个展览的呼应,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另一种转化与交错。

维他命空间2002年成立于广州,他们一开始就将中国当代艺术置于全球艺术的背景之中,在不断的对话过程中,扩展人们对当代艺术和自身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延伸出了“这个店”、“观心亭”等新的公共空间项目,始终保持着年轻而敏感的状态。

而五楼艺术空间成立还不到两年,在广州的艺术空间中,还算得是新生力量。空间的主人吴洁,曾经是“天一良品”的创办人及设计师,最终选择在广州这个当代艺术氛围并不浓厚的场域来推广当代艺术,在她看来,维他命空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锋者,本身就像当代艺术一样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值得研究和客观呈现,由此产生这样一个独特的展览:由一个商业空间呈现一个学术空间,本身就是普及交流当代艺术的神髓。“最远的和最近的,高的和低的,在多维时空可以相互交错,习以为常的视角可能会产生令人惊讶的弯曲。”

交叉小径:将生活本身视为实验过程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博尔赫斯一篇小说的名字。在博尔赫斯在看来,时间是宇宙唯一的魔法师和主宰。因此,他力图建立一种宇宙图式,一座用文字和幻想构建的、时间的迷宫,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正是这一观念的集中体现。在参观这两个展览的时候,你会感觉展览以此为名无比贴切。

“五楼艺术空间”如同它的名字,位于天俊阁的五楼,由住宅楼中的几套相邻的单元打通而构成。住宅楼原本的结构并非为展示而设置,在贯通勾连之,小径交叉,路线幽折,呈现一种与其他美术馆或画廊完全不同的空间感。维他命空间的作品就散落在这迷宫般的空间中,观展者漫步其间,寻找或者偶遇,都是一次由不同个体艺术和生活实践路径交汇并展开的旅程,犹如在中国园林里游弋,通过不同的路径,我们得以分享着其中发生的和创造性、可能性有关的一切。

不同的路径将通往由不同艺术家创作构成的另一种现实,在那里,每个个体通过在自我空间与社会空间之间关系的各种探索,发展出其特有的感知世界的形态,他们将生活本身视为一个实验的过程,创作成为一种将不同境遇融合的力量。沿路你可以看到阳江组、曹斐、段建宇、Sigrid Holmwood、郑国谷、黎清妍、陆春生、周滔等艺术家的创作。

观展的途中,你可以在维他命“这个店”的空间小憩,这里将呈现不同个体自己生存经验出发,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艺术作品,包括李杰、白双全、徐坦、张奕满、颜峻等艺术家的创作和出版物,人们在“这个店”里不仅能看到,也能买到这些作品,购买将成为一种由物及人,进而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进而,你可以继续前往寻找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极度至爱之雕塑》,感受并追问作品的非物质性空间及其对生命的养护。

精神花园:空间与生命的多重维度

“维他命空间”位于新港东路一个市场的深处,一所网吧的三楼,这两个当代艺术空间的位置如此有趣,以至于你每次走进去的时候,都会有种从日常生活中“跌入幻境”的错觉。

如果说在“五楼艺术空间”里你对空间的第一印象是“交叉小径”,那么在“维他命空间”中你对空间的第一印象就是“花园”。入口两侧用展板夹出狭长的通道,走进去,视野一开,满墙满眼都是色彩斑斓的彩绘。那是郑国谷的“大幻化”空间计划。从一个月前开始,就有三十多名艺术爱好者参与了这个计划,用空余时间来到这里,按照郑国谷的知名油画的提示,在墙面上创作出了这件作品。

对郑国谷来说,探索生命维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这都和当时当地的情境有关,而人所能作的恰恰是顺势作出回应,艺术实践渐渐成为和顺势疗法可以相互联接的探索空间、身体和灵魂的方式。个展《只是精神还未离尘》试图展开一个关于空间与生命的多重维度,以及在不同维度穿行的过程,从而映射出今天个体和周遭“似幻亦真”的变动关系。而如何出入自如,并看破这个时代的咒语与幻相,是郑国谷一直在创作中修习的要义。“只是精神还未离尘”既是关于郑国谷创作近况,也是关于我们自身状态的一副偈语。

当我问郑国谷为什么会进行这样一个空间计划的时候,他告诉我,这个展览已经思考策划了两三年。“作为一个绘画展览,你第一个面对的问题一定是壁画。回到绘画艺术产生的源头,它最开始就是在山洞石壁上的视觉艺术,你要追究为什么绘画会产生,你就要想,为什么最早的人也要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做这些精神性的绘画?为什么他们需要艺术?除了简单描述和记录之外,还有记忆。”在“需要表达”和“找到自己”的情况下,“所有的媒介都是通的,你不要关闭它。把它分成摄影、绘画、装置、空间……你应该是被一种力量推着往前走。”

因此,他希望做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项目,“让它与别人分享,就自然大家都获得一种能量,”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作为艺术家,主要做的并不是引导或者限制,“当(参与者)进入绘画的状态,就会发现他个人的一种有意思的东西,每个人的感知系统会带着他走。”

也有参与了这个空间项目的志愿者回到了展览现场,曾经参与过计划的他们,看到空间完全呈现之后的样子,有惊奇也有感动。他们争着告诉我,某个柱子象征着精神升华,某块颜色,经过他们如何的改动。他们说到“能量感”。在色彩中,他们试图寻找自己真实的感知。

专访

胡昉:艺术带我们探索生命的高维

胡昉是维他命艺术空间的创始人之一,这几年,他主要活跃在北京。在他看来,郑国谷的创作一直在打破媒介的局限,而这次展览,就是他空间探索的一种方式。整个谈话中,胡昉重复最多的一个词是“转换”。

关于转换

信息时报:应该如何来理解“只是精神还未离尘”?

胡昉:对郑国谷来说,探索生命维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而这都和当时当地的情境有关,他比较关注人的精神是可以怎么样转化物质空间的一种状况。他的创作其实一直在打破媒介的局限,对他来说并不存在是画家、摄影家、装置……这样的限制,实际上他也做建筑,有机会去到他在阳江的空间你就可以看到,他的整个生活空间就是他的作品。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状况,因为他实际上生活在一个非常日常的图景中。他的家乡就是一个小城,不是一个文化的中心,不是一个所谓的适合当代艺术生长的地方,但是他在那里坚持做这些,也正因为这样,实际上更找到一种意义。

信息时报:“大幻化”是怎样一种幻化?从传统的形体的图式的画面向抽象的色块的思辨的幻化?从二维的平面的作品向空间的立体的壁上幻化?从一个人的创作向一群人的呼应共鸣幻化?

胡昉:大幻化实际上是一种视觉的研究,他实际上是关于空间维度的一种幻化,不是一个主题性的图解——你可以看到这两张并置的架上绘画,他取用的是唐卡的一种元素,左边这张看起来比较像传统的唐卡,但是作画方式其实非常复杂,用电脑对唐卡元素一一分离,然后重新组合,再投射到画布上重新组织起来。左边这张你可以看到更多可辨认的形象,但已经并非传统宗教化的模式。

信息时报:对,远远看去觉得很像临摹唐卡,仔细看才发现,每个细节他看似一个平面,其实是把几个侧面几个层面的东西拼贴在一起的,它是多维度的。像是高维向低维世界的投射。

胡昉:对。右边这张采用更极端的方式,完全用色块堆起来的,你可以看到两者的关系,但实际上是一个空间的转化过程。然后,空间墙壁上的图像是来自“大幻化”的部分的图形,他更多的想讨论幻化是怎样转换成空间的,我们的感受是怎样通过一种与艺术的遭遇而进入另外一种维度的,而这种维度并非是提前清晰界定的。这是他作为空间探索的一个方式。

这也是和很多年轻人交流的方式,一个月以前我们就已经邀请对艺术有兴趣的志愿者来参加郑国谷的大幻化空间计划,这次参加计划的志愿者,几乎都比较年轻,是在校的艺术生或者刚毕业参加工作,80后甚至90后。郑国谷会提议一些基本的图形,但是空间的衍射还有图形之间相互关系的组织,实际上是参与的这些年轻人结合了自己的艺术感受。

关于穿行

信息时报:在这个过程中,郑国谷提供的是一个概念、方向呢,还是比较具体的一种图样、指导?

胡昉:我的理解,他主要提供的是一个意念上的方向,一个媒介。这个是特别重要的。有趣的地方就在于,这次计划并不是艺术家指导创作或者参与者自由创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郑国谷努力把他的方法带给大家,而这个实际上是基于《大幻化》原作品而产生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媒介,参与者的精神维度会比较散,而有了这么个作品放在这里,当每个个体与它遭遇,这种感受就是有共同基础的。他们每个个体对郑国谷的原始作品既非完全依附,也不是完全脱离,从这里你可以了解到,你的自我可以成为了解别人的一个方式。

信息时报: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有么样的感受?

胡昉:我想有些人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的,有些人是自身生活的体验,有的人完全是因为好奇,在这个过程中,回归到这些个体,你是怎么感受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并不是要给他们给出一个正确的、唯一性的东西,每个人慢慢会找到自己与作品发生关系的方式。在这里我们还是在讨论,这个绘画如何会转化成这个空间,更内在的这个作品如何形成了这个空间。在展览中构成了几个维度的重合,我想这些个体再次进入这个空间来感受作品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受到艺术家的作品如何在几个维度中穿行的,而这种感受的程度,实际上取决于每个个体自身的状态,其实郑国谷对此是做出自己的回应,是能够让人思考。

信息时报:在这样的合作中,没有一个志愿者是从头做到尾的,每个人只画一周或者几天,只画一部分,其中似乎也在讨论一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个体的偶然性行为在群体中的作用?

胡昉:所以他们之间会相互协调,这里有郑国谷原画作为建议,但其实许多个体是不准的——线条或者色彩,尤其是色彩,他们会故意或者力不能及的偏离原来的计划,但其间的相互关系就特别有意思——整体意外的和谐。他们在整体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感觉,而这个感觉甚至是让人惊讶的。这些志愿者都很年轻,他们对自身的寻找,我觉得其实还是挺认真的。我自己因为看到这个过程,会觉得这个空间的能量其实是每个个体给予的。艺术更是一种媒介,帮我们进入到一些平时没有办法进入的生命深层。

展场目击

来自对母语误读的美

在他的个展正式开幕前一周,我在伟博画廊与LuvLuvPig合办的一次艺术品慈善拍卖会上见到了林于思。他手里拿着将要作为个展请柬的画着斑马的卡片,孤零零地站在门口。他对我说,展厅空间限制,展不了太多的大尺幅作品,有点遗憾。

这张《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长宽都达两米,画面元素很单纯,那么大尺幅应该会挺有冲击力吧。我想。

林于思以前参加展览,几乎都是以“传统国画家”的身份,而此次展览的作品,虽然媒材仍是水墨,却带着些“关于误读”的梦幻般的抽象。大部分作品题名是来自于唐诗,但却又与传统诗意山水不同。他告诉我,小时候家里要求他背古诗,于是脑海中就出现许多“望文生义”的画面——“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在童年的他心目中,就该是一匹斑马在叫;“野旷天低树”是天把树压低了吗?随着年龄增大,慢慢的那些诗词在脑海中都变得残缺不全,能留下来的,非常有画面感,因为儿童式的理解,那些画面异常而又美丽,可能幼稚,但也因为幼稚,才有了真诚的美感。

另一些画的想法源于他小时候的一些对我们语言中约定俗成部分的误会,“比如说我第一次听到‘刘海戏蟾’这个词的时候,我觉得‘刘海’就是一个海,而且觉得应该是‘流动的海’。又比如说‘牡丹亭’就是牡丹花的花心里有一个小亭子。因为广东没有牡丹花,而我永远也看不到图画上的牡丹花的花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因而有了那样的猜测。我觉得这些幼稚的想法如果画出来,有一种阴差阳错的美感。这成为了我现阶段追求的东西。”冯钰

《出神》——林于思个人作品展

时间:9月22日~10月26日

地点:伟博画廊,广州市培正新横路13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维度 空间 郑国谷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