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2015-04-30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二

凤凰卫视

古代女子的时尚秀眉

2012年09月26日 15:18
来源:羊城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 转发

  传统国画中的“张敞画眉”

  传统国画中的“张敞画眉”

□王吴军

爱美之心是古今相同的,古代那些爱美的女子,也总是喜欢把妆扮自己的容颜当成倾心的事业。所以,对于爱美的古代女子来说,画眉是经久不衰的一种美容手段。

她们很重视自己的眉毛之美,尤其喜欢画眉。春秋时期的美女庄出嫁时,就曾经画过眉,她是“螓首蛾眉”。战国时期的美男子宋玉说邻家的姑娘是“眉如翠羽”。古代女子确实很时尚的,庄姜的蛾眉也许放到现在也不会过时。

《花间集》里很多词都写到了女子的眉,比如顾敻的《玉楼春》:“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词里的“两蛾”就是女子的两道蛾眉。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夜风吹动着庭院里的竹子飒飒作响,时断时续的笛声琴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女子,她心爱的男子不知到哪里玩去了,她蹙着蛾眉对着红烛想着旖旎的心事,难以入眠。

《金瓶梅》里写到一个抚琴的女子“年约十六岁,才留起头发,生的眉清目秀”。古人描述美女,不是繁琐地说她的脸长得如何,鼻子长得如何,嘴唇长得如何,只消道个“眉清目秀”,便知道是娇俏佳人。

古代女子的眉是能说话的。古书中若是说一个女子低眉顺眼,那么,这个女子便是温良恭俭之人;古书中若是说一个女子失恋了,大多便是“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古代女子的眉是能传情的。古诗道:“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这该是眉目传情的最好写照吧。古代女子若是和男子眉来眼去,一段情缘便能够就此而成。

汉朝的京兆尹张敞为爱妻画眉,已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张敞画眉”也成为形容夫妻恩爱著名成语。政绩斐然的京城长安(今西安)市市长张敞,数十年如一日,为老婆画了一辈子眉。

至唐朝,唐玄宗令画工设计女子画眉的各种各样的时尚造型,就如同现在设计的发型一样,小山眉、垂珠眉、涵烟眉,这都是唐朝时尚女子喜欢和追捧的画眉的造型。

翻阅古书,能看到女子的眉有长、短、粗、细、浓、淡、疏、密,只是,女子天生的秀眉是难得的,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的眉就是天生的秀眉,“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笑非笑含露目”。

“罥”(juān)是“挂”的意思,“罥烟眉”是形容林黛玉的眉色长得好看,犹如一缕轻烟。所以,林黛玉的眉是不必画的,她的眉,是天生的秀眉。

相比于现代女子为容貌动刀子而言,古代女子画眉妆扮的方式要简易得多,只消一管笔,就可以对镜画眉了。

唐朝词人温庭筠在《更漏子》中写道:“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非常有意思的是,词里写到的女子“眉翠薄”,就是晚唐五代时期的女子最时兴画的细细的黛眉。

王吴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古代女子 画眉 时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0人参与  0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

  • 快速突破口语教程
  • 在家轻松做纳豆
  • 21天练就一手好字
  • 颈椎病发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