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芒康盐井 茶马古道上的千年画卷

2012年10月16日 05:28
来源:重庆晚报

  ■芒康县的千年古盐田

  ■芒康县的千年古盐田

昌都,位于西藏东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在这里并流,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72万人口,是康巴文化发祥地和腹心地,中国香格里拉旅游区的重要地区,“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从川、滇进藏第一站。这里也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今年,是我市对口支援西藏昌都第17年。13日,重庆晚报记者走进昌都,深入了解当地的资源、文化、旅游,为读者呈现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昌都。

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乡境内,如今还存活着世界上唯一最原始的晒盐方式。生活着世世代代的盐农,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延续着1200多年的盐井文化。

重庆晚报记者从香格里拉出发,绕过崎岖、蜿蜒的山路,穿过5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伴着澜沧江的汹涌澎湃,沿着214国道一路向北,跋涉在昔日的茶马古道上,为的就是一览这道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

悬崖峭壁

搭出3000余块古盐田

沿着纳西民族乡,车辆在悬崖峭壁边狭窄的公路上,向着澜沧江峡谷行驶,耳畔江水猛烈拍打岩石。远远地看到一处奇特的景象:两岸陡峭山崖上,密密麻麻地树着上万根木头架子,支撑着无数块紧密相连的方形顶棚,层层叠叠。

细看这些顶棚,有的在阳光的照耀下艳如明镜,有的干涸得裸露出绛红色的泥土,也有的覆盖着厚厚的雪白颗粒。这就是盐田。

39岁的加达村村民格桑旺姆正带着小女儿弯着腰,弓着背,赤脚踩在绛红色的顶棚上,用小木板收刮顶棚里白色或红色的颗粒。重庆晚报记者在曲折、昏暗、狭窄的木架中蜷缩着前行,头上的顶棚悬挂着无数如同冰凌的柱子。用嘴添一口,哇,好咸。

据昌都地区文物局统计,当地这样的盐田有3249块。

一江之隔

晒出桃花雪花双色盐

绵延数里的两岸盐田层层叠叠,依山而建,最多达到了10多层。令人惊奇的是,一江之隔,两岸的盐颜色却大相径庭。江东岸纳西村的盐呈绛红色,江西岸加达村的盐却是白花花一片。

“东岸主产红盐,也称桃花盐。西岸主产白盐,也称雪花盐。”加达村村长格桑顿登讲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盐田气候干旱,民不聊生,观世音便化作一对凤凰飞来。白凤停在了纳西村,红凰停在了加达村。从此,盐井的盐便呈现出白红两种颜色。

昌都地区文物局局长拥宗达瓦解释,红盐产生的原因是加达村盐田用当地的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来的盐为紫红色。与之相对的纳西村盐田,不使用红粘土垫底,所以晒出来的盐为白色。历史上,曾多次为争夺盐引发战争,相传格萨尔王与纳西木干王就因盐井发生过羌岭之战。

千年制盐

阳光与风成就手工艺

格桑顿登村长说,纳西人制盐方式是从唐朝就流传下来的,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了。这种原始的手工艺制盐技艺,成为迄今发现的全国乃至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盐方式。

他介绍,每一天,纳西人通过陡峭的梯子爬入盐井汲卤。把卤水倒入盐田,让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浓缩。一般情况下,春夏风高日烈,晒盐最多只需两天一次,秋冬日薄风寒,晒盐则需四五天。晒好后,便用刮刀把盐粒刮出,扫在一起,沥干后就可贩卖了。一般先刮的盐比较洁白,供人食用;后刮的盐含泥土较多,供牲畜食用。

据透露,加达村约有100多户村民都从事古老的制盐劳作,平均每户产出3万多斤盐。

盐田不老

芒康盐井正申报世遗

芒康盐井出产的盐,又叫藏巴盐,是当地打酥油茶的必备之品。

以往,茶马古道在西藏两进三出,运盐靠马帮送运,沿滇藏、川藏茶马古道,销往滇、川、藏、青等地。如今,盐井产出的盐也基本延续了茶马古道的路径,主要运往西藏拉萨、芒康、甘孜,四川阿坝、成都,云南香格里拉,青海玉树等。

今年10月,芒康盐井历史文化展览馆建成投用。按照芒康县政府的计划,芒康盐井将投入3000多万元,打造成国内唯一的原始手工艺制盐旅游开发区,全方位保护和再现千年古盐田文化。

目前,当地正在积极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千年盐田真正成为茶马古道不老的风景线。

重庆晚报记者 弋静 摄影报道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